工人如何用诗歌反映这个时代?

2015年02月09日18:29   文化专栏  作者:北青艺评  

【编者按】马克斯·韦伯就说过,只有追求不可能的东西才能得到可能的东西,我们得到的虽然可能并不是理想的东西,但是如果没有这种追求,我们就得不到任何现实的东西。如同工人诗歌,中国工人阶级从被颂扬的力量沦为了如今社会的底层,落差可以说触目惊心,当代工人诗人们仍用执着的态度追求着诗意理想,反抗这个时代。

题图 《摩登时代》电影剧照题图 《摩登时代》电影剧照

文/唐欣

  从诗集《我的诗篇——当代工人诗典藏》,再到一部同题纪录电影《我的诗篇》,最近一直不太受关注的工人诗歌开始引起公众关注。2月2日晚,我的诗篇——工人诗歌云端朗诵会举行,19名工人诗人在北京向世界朗读。

  作为一名曾经的工人,也作为一名诗作者和诗读者,我认为诗人的身份还是重要的,生活状态影响着诗人写作的态度(如果要细分一下,还有大型国企和集体小厂,现代化程度高的工厂与传统作坊,位居城市的和地处偏远山区的工厂之别),书写曾经的生活和现在的生活也是不太一样的。我发现诗集前面的一些诗人,如王小龙所写,“我曾是他们中的一个”,写回忆中的工厂生活;比方蓝蓝写到,“我还能听到二十年多前的笑声/在空旷的厂区回荡,那群少男少女/一起推开门叫嚷着“青春万岁!”多半容易写得放松、客观,甚至有些幽默;比方梁小斌“前额上的玫瑰”,都有点撒娇的意思了。我本人的诗,多少也有些“为赋新词强说愁”,当然也还有比较正的于坚的“赞美劳动”,但这样写的并不很多,劳动的光荣,在我们的文化里,好像一直显得有些暧昧,好像这是不得已的选择(“上面的人”和“下面的人”都相信,经过体力上的“劳动改造”或“劳动锻炼”,人总会变成另外一个样子的)。

  可是越往后读,心情似乎也越发沉重起来。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工人阶级的历史命运,有了一个巨大的转折和变化。田力说的,“他们的工厂已经消失了,永远消失了”。从前的社会结构里,工人阶级还有钢筋水泥预制板的自我感觉,而现在,则似乎彻底地沦为“底层”,落差可以说触目惊心,至少是,似乎在沿海的资本家的血汗企业打工的诗人占了多数。原先这个阶级共和国主人翁的自豪感和使命感淡薄了,而个人意识、个体感觉苏醒并且发达起来了。多年以后,重温舒婷写于1980年的《流水线》一诗,还是震惊于她的敏感和敏锐,她最先写出了工厂与工人的疏离,写出了劳动的异化感,这成了后来工人诗歌的一个主题。当然这并非是什么新的发现,马克思在《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里早就写过:“首先,劳动对工人说来是外在的东西,不属于他的本质的东西。他在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很多关于工厂的诗歌差不多都是这句话的注脚和例证。像教科书里讲的,工人阶级与先进的生产力相连,但先进的生产力同时也带来先进的控制技术,高度的组织化和纪律性既是现代工业之必须,但也让置身其中的工人处境更加逼仄和难受。

  我不愿意把这种境况称为苦难,这未免有点矫情和夸张了,“工厂和其他地方一样/除了纸币,它还有/另外的秘密/诱惑着快乐的人和忧伤的人/去共同劳作”(田力诗句)要是再引申一下,工人之外,难道农民的处境更好一些么?或者,城市贫民甚至基层的小公务员的处境就更好一些么?这就是文明的代价,就是进步的成本吗?我想,这种疼痛不止是属于工厂和工人的,它是普遍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必然的。我们不妨把工人的命运视为中国百姓或中国人民的命运,很多问题在短时期以内似乎很难得到改变,至少现在看不到一点曙光,但这也正好彰显出这些诗歌的价值。它们本身就是一种形而上的抗争,就是自由的象征,就是对困境的精神跨越和救赎,也就是一种解放。马克斯·韦伯就说过,只有追求不可能的东西才能得到可能的东西,我们得到的虽然可能并不是理想的东西,但是如果没有这种追求,我们就得不到任何现实的东西。在这里,文学一方面是无力的,另一方面,又显然是道义的、也是正义的力量。

  应该说,诗人是工业化天然的敌人。工业原本与诗歌就是对立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诞生于工厂的诗歌,可能多少就是波德莱尔所谓的“恶之花”吧。尤其是阅读谢湘南、郑小琼、许立志等人的诗歌让人觉得不安,甚至有些难受。我感觉,年轻的诗人写得更好,因为他们就在现场,因为有近几十年变化的大背景,他们要更敏感,更细腻,当然也就更纠结,更痛苦。在他们的笔下,异化更强烈了,田园将芜,故乡不再,走投无路,只能承受,但他们诗里对工厂的很多批评,也许跟我们的历史传统和文化背景,尤其是美学积淀相关,大多是站在农业立场来批评工业化,也主要是浪漫主义的路数。按照“庸俗”的历史进化论,这是否有点“反动”呢?我们能不能也用所谓信息化时代的思维来反观一下呢?能不能做一些后现代的间离和处理呢?对这些我自己也不甚了然,在此存疑。

许志安许立志 

  中国文学里素来少有成功的、鲜明的工人形象,诗歌里就更为鲜见。也许有这种想法和期待本来就太狭隘和局促了,这本诗集是稀有的,也是珍贵的。它为阵痛中的中国工人“立此存照”,但给人总的印象是现实主义的,紧贴大地,诗歌的飞翔感似有不足。借用马克思的语言说,是否是中国的工人阶级作为整体还没有历史成熟?或者说,即或是有了一点历史成熟,但在美学上,还远没有成熟。我们真的还需要更有概括性和穿透力的作品,更需要有想象力和超越性的诗歌,我们可能还需要继续呼唤和等待。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工人 诗歌 出路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