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新疆的现代化焦虑与民族传统文化(2)

2014年08月21日11:19   文化专栏  作者:高和分享  

  所以,文化是互相影响的,它是多元的。但是文化又是一体的,是什么意思呢?在整个中国,不管是各省也好,少数民族自治区也好,边疆地区也好,我们的传统文化里有一些十分靠拢的,或者十分一致的价值追求,精神的走向,精神上的追求。新疆现任的自治区党委书记,也是中央政治局委员张春贤同志跟我讨论,他说,我们应该怎样概括我们中华文化这种多民族文化的精神上的趋向,精神走向与要求。去年我在乌鲁木齐、在喀什做过两次讲座,我都讲过这个问题。我用这样四句话,32个字来表述:不管是中原地区文化,还是新疆地区的文化,还是藏区的文化,不管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我们有些非常共同的文化理念。我归结为“敬天积善,古道热肠”。积善,就是要多做好事。内地很多人家在过年时贴对联,其中大家喜欢贴的对子如“忠厚传家久,诗书济世长。”“守身如执玉,积德胜遗金”。这与我所了解的维吾尔族的文化观念太一致了。维吾尔人很讲究,每天都要做好事,做了好事是sawap,做了坏事就是gunah。如果一个少数民族,一个维吾尔人不知道什么叫sawap,什么叫gunah,这怎么可以。我们讲“古道热肠”,尊重古代留下来的那些传统,那些道德规范,我们有一种关怀和帮助别人的热烈心态。“尊老宗贤,崇文尚礼”,新疆的兄弟民族也好,内地的汉族也好,都有这样的看法。“忠厚仁义,太平和谐”。维吾尔人希望和谐希望太平,我的印象太深了,一见面就qilikmo,qilikmo……没完没了地问你是不是太平是不是平安。没有比平安更重要的了。汉族小孩从小习字写“天下太平”四个字,没完没了地写这四个字,最少写了几千张。

  再往下讲是“勤俭重农,乐生进取。”我讲一个我在伊犁农村印象非常深的事,这与长期以农业为产业结构的维族人的习惯有关。当地人养一种土奶牛,有时候自家的奶牛不产奶或奶不够,就去向邻居家借,互相关系好的,拿个碗就过来要上一碗,拿回去做奶茶。走在路上如果不小心,地上洒上了一点,他不会马上走,而是把碗放在一边,用一点土来把奶埋上。因为奶之得来不容易,它是牛身上长的东西,是农民把这个奶挤来的,你让它掉到地上,会很不好意思,因此不能让它暴露在地上,不尊重奶的价值,要用土来埋上。如果拿的是一块馕,掉到了地上,如果还能拿起来吃肯定会拿起来吃的,如果不能吃也要用土埋上。这是对农业劳动的一种尊重。新疆人都知道,馕打出来后都放在房梁上,老鼠与猫上不去,还有就是通风、干燥。馕的好处就是干,耐放。不象馒头、馍馍蒸出来之后放两天就坏了。像现在这样的热天,放一天就不能吃了。新疆的农民,尤其是南疆的农民说,如果你的馕放得太高够不着,可以踩着《可兰经》去够,如果你的《可兰经》放得太高够不着,你不可以站在馕上去够。

  这是对农业劳动的尊重。这种尊重还表现在新疆文化上,新疆的文化是一种乐生的文化,认为人活着应该快乐。新疆的说法是,人生下来后除了死之外,都是找乐,都应该快乐。活下来了,难道还不快乐吗?这是孔子的思想啊。孔子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别人问他的学生,你的老师怎么样,他的学生就回答如何如何。孔子说,你们为什么不回答他是“发奋忘食”,一激动连吃饭都忘记了。开心的时候,就忘记了忧愁。这是一种乐生的精神。这些地方都说明,我们中华文化是有整体性的。我们与西方强调竞争,强调胜负,优胜劣汰不一样的。

  当然,我们的文化又是多元的,首先语言不一样,维吾尔语,是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是与汉语不一样的。我们的造句是主谓宾,维语是主宾谓。维语是粘着语,动词后面可以加十几个二十几个附加成份,来改变它的语法意义。汉藏语系是词根语,通过增减词字来改变语态。这是不一样的。不一样才好啊,才能丰富多彩。我在新疆生活观察到的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不一样太多了,很好玩。汉族人缝扣子,针向右外侧拉,而维语人是往左肩方向内侧拉。汉族的木匠推刨子是往前推,维族木匠是往自己方向拉。俄罗斯木匠也是这样,师傅就是这样教的。北京有个歇后语:推头用推子——一个师傅一个传授。当然,这是玩笑话,拉还是推都不是问题。汉族洗衣服拧衣服,手腕上下相对着往外拧,维族喜欢正手手腕朝内拧。这有什么问题呢,这样生活才丰富多彩。

  我认为,“尊重差异,互相交流,互相包容,互相欣赏”,这是一个非常美好的理念。不是因为有差异我就讨厌你,我就看不起你。如果没有差异,生活还有什么意思。所以,这是非常美好的方式,这是非常正确的态度。

  中国有一个大学者费孝通,担任过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他是英国皇家学会的会员,在世界学术界有很高的威信。他提出来一个口号“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世界大同。”每个人都可以认定自己美好的东西,同时也要看到别人美好的东西,虽然不一样,美的东西我们可以共享。我想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方针与口号。

喀什艾提尕尔清真寺喀什艾提尕尔清真寺

  伊斯兰教究竟是走向开放,还是走向排他

  我还愿意非常直爽地讨论一个问题。我们国家有相当大量的穆斯林,大量信仰伊斯兰教的兄弟姐妹。其中回族人口最多,遍布全国各地,海南岛、黑龙江有,沿海的各城市也有。还有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还有不是穆斯林的汉族、蒙古族、锡伯族,现在还有朝鲜族等民族。我在新疆任副大队长的时候,就住在维吾尔农民的家里,我的房东阿不都热合满,还有房东大姐叫赫里倩姆。

  我对穆斯林有非常欣赏的地方。第一讲卫生,不断地让你洗手,从早到晚。本来我是从城市来的,应该养成及时洗手的习惯,但确实有这样的情形,在农村劳动回来晚了,有点饿,一看饭做出来了,不管是拉面还是玉米饼子,就急着去吃。他们就提醒“你怎么不洗手就要吃”!我就觉得不一样。因为伊斯兰教把这个清洁作为核心价值来看待,非常重视。其次是他们非常重视慈善,特别提出要施舍。你自己有什么东西,别人需要的时候,你要给他。当时我在伊犁,住在伊宁市解放路,离绿洲饭店不远。我的窗子上挂的是民族老师给我做的窗帘。晚上有时候有乞食者需要帮助,一看我的窗帘就认为我们家是少数民族的,过来敲门要一点钱。开门一看我是汉族的,可能认为我不给钱,掉头就走。我就在后面追。当然那时候我也没有很多钱,两毛三毛,现在看起来已经不算钱了,但总是一点心意。伊斯兰教还有一个很好的地方就是不崇拜偶像,不搞具体的偶像崇拜,不把真主人格化。有一次我与伊犁农村的小女孩,她可能也就4-5岁。那时我正在努力地学习维吾尔语,我见到谁都愿意聊天。有一次我就指着上天说“真主在天上”。她就告诉我说“老王,真主不在天上,真主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好厉害一个小女孩,她的理论水平太高了!我们在宗教里需要寻找的是一种终极的概念。宗教并不是说哪里有一个神仙,月亮上有神仙。人已经登上过月亮,那上面没有神仙,火星上也没有,神是在你的心里。在这些方面,伊斯兰教都有很先进的地方。它与天主教、佛教一起,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宗教之一,对人类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世界上第一部药典是阿拉伯人写的,阿拉伯人在数字方面也有很多贡献。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贡献,都不需要我去细说。

  但是我们同时又要看到一个重要的问题,伊斯兰教究竟是向开放上走,还是向排他方面走。现在有很少数的人,这些人当然不能代表伊斯兰教,但他们在向排他方面走。我在伊犁的时候,有一些高级的伊斯兰知识份分子,他们的头脑、心胸都非常的开阔,思想也非常开阔。在文化大革命当中,我看到过。那是我当完副大队长之后,回到自治区文联。我在一个维族同事那里看到了一个手抄本,是波斯大诗人莪默•伽亚谟的《柔巴依》,郭沫若翻译成《鲁拜集》,给了我非常多的感动。比如说他的一首诗是这样说的:“我一只手拿着《可兰经》,另一只手拿着酒杯,有时候我是非常清真,也有的时候,我也会做一些不符合清真戒律的事情。在蓝宝石般的苍穹下,为什么要把人分成穆斯林与异教徒?”他是十一世纪的诗人,在那样一个宗教氛围浓烈的国度,他都能提出这样一些见解。

波斯大诗人莪默•伽亚谟的《柔巴依》,郭沫若翻译成《鲁拜集》波斯大诗人莪默•伽亚谟的《柔巴依》,郭沫若翻译成《鲁拜集》

  这次演讲之前,我还找到了一批伊朗最著名的诗人哈菲兹的诗。哈菲兹这个名字的意思就是“熟背《可兰经》的人”。我去过伊朗的设拉子,那里有他的墓,到处都有非常漂亮的他的诗集,人们非常喜欢。到了他的墓地之后,翻开诗集,用手指翻开一页上的诗句,就象占卜一样,可以预言你的吉凶祸福。哈菲兹最反对的就是宗教的极端性、狭隘性与排他性。他写的诗太多了。其中有这样一首:“当我从清真寺来到酒肆,不要恣意指责,说教之辞太枯燥,何不畅饮这陈年酒浆。心儿啊!假若明天象今天这样欢乐,生活该多么有意义,多么令人向往。”下面这首诗里他说得就更厉害了,如果我到了伊朗,我都不敢说这样的话。他说“我已知道如此之多,我无法再把自己称作,一个基督徒、印度教徒、穆斯林,佛教徒、或犹太教徒”。他又写道“我与每一座教堂,每一座清真寺 ,每一座庙宇,和所有的神殿相爱。因为我知道,在这些地方,人们用不同的名字称呼,同一个神”。就是不管是哪一种宗教,大家都向善,都希望有一个好的结果,都希望过上幸福的生活。翻译这些诗的是北京大学的一批学者,当然还有其他地方的专家学者,也包括文化部的专家。这些诗都放在《波斯文库》里。当年江泽民同志访问伊朗,与伊朗总统哈塔米一起在《波斯文库》上签了名,祝贺汉语译本的出版。在这里我也无意推销酒类,我也没有得到伊犁特曲或茅台酒的委托,来当形象代言人。我只是说,古代的穆斯林大知识分子,他们的头脑很开放,什么都敢说。其实,维吾尔人的头脑也非常开放。正是南疆的维吾尔朋友告诉我“阿訇说什么你要学,阿訇做什么,你不要学。”我们不是看不起阿訇,阿訇也是人,他也有这样的不太清真的情形,他也要玩(tamaxa), 他有时候也想喝一点sim sim sui(仙泉水,这里是指酒)。

上一页1234下一页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王蒙 新疆 文化 现代化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