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全民书写历史的时代可能即将来临

2014年10月23日17:45   文化专栏  作者:高和分享  

【编者按】所谓历史,是指任何已经发生而不应忘记的事情。近30年来,随着高科技互联网的发展,似乎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民写史的时代,全民书写发表历史在技术和进度上没有了阻拦,历史的书写权和解释权也不再被官史和史官所垄断,每个人在成为历史的亲历者的同时,也是书写者。那么,历史的主体、对象、内容、方法等的变化,是否就意味着一个全民写史的时代即将来临呢?

 

文/何怀宏

    我们有两种历史,一种是经历的实际生活的历史;还有一种是书写、记录、追忆的历史。应该说前面一种历史当然是更重要的。但是如果没有后一种书写的历史,对后人也就不呈现为历史。比如说就在我们北京这一带,大家知道一万八千多年到三万年前可能生活着山顶洞人,但是我们对他们的历史一无所知,但是他们肯定并不会很遥远,也就一两万年前。在他们的生活中肯定发生了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爱情故事,对此我们一无所知。更不用说几十万年前生活在这的北京猿人,他只是留下一些工具、石器,有时候可能会有年画,有时候是一些鼎,而对大概多少年前的生活什么样,其他的文明等我们没办法知道。所以有时候我们说历史是很短暂的,文明也是很脆弱的。

  当然在这里要谈的是后一种历史,被书写的历史。我的问题就是,中国是历史的富国,而中国现在的文学中讲的,有一篇文章谈到如果一个民族像一个人一样有他的天赋、有他的所长的话,比如我们会说德国人擅长哲学,法国人也许还像俄罗斯人的文学相当发达等等,那中国人最擅长是什么?可能最擅长的是历史。到今天,我虽然是在北大哲学系,但是我承认中国人的抽象思维水平、经验逻辑分析确实很难超过比如彼得森(音),比如形而上学思辨水平。哪怕就像美国,英美经验学派,有构建,有争论,对我们来说应该很难。但对我们的历史倒是有点骄傲,可能任何一个民族的历史都不会像中国的历史既有那么的连贯、丰富、细致。你们能举出一个超出中国的传统史学的民族吗?好像的确没有。

  但是中国的历史虽然源远流长,但近代以来同世界一起发生了一个几乎天翻地覆的变化。尤其是近30多年,我们明显看到随着高科技互联网的发展,全民的书写——包括发表、传播、流传等等——在进度上应该说没有什么阻拦,这是否意味着历史的主体、对象、内容、方法等将出现一个根本的变化,一个全民写史的时代是否将要来临呢?所以这个问题的提法并不是我的发明,我查了一下,2008年12月《华商报》有篇文章叫做《2008全民写史时代网络语境下表达强烈欲望》,因为2008年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30年,改革开放30年也是网络十年,所以那个时候有很多网站发起了“我的童年”“我的家族史”“我的十年”的写作运动。腾讯、起点中文网等号召网民写家族史,推出家谱写作系统等草根史。以前也有过比如“上海一日”“北京一日”,那是比较断片式的,操作要困难得多,征文、投稿、收稿、刊登只能在纸媒上。网络上相对就简单得多,而且有很多人写。发展到后来的博客、论坛,我们就看到很多人在写自己的历史。但这是否意味着一个全民写史的时代就已经到来?

  另外还有一种参与全民写史的态度或者自我意识。这个我举个例子,有个刊物叫《国家历史》,2007年9月的发刊词就叫《我们一起来书写历史》,其中写道:“这是一个公民写史的时代,它给我们每个人一支笔,以打破几千年被官史和史官垄断的历史书写权和解释权,我们每个人都是历史的亲历者和见证者,那么让我们一起来书写历史。记录你所知道的,发掘你想知道的。”“历史不再寄希望于坚固的物体,而在于更广泛的传播,知道真相的人越多,历史被保持下来的希望就越大。从竹简、纸张,到影像、数字媒体,这些承载着历史记忆的材料不再追寻本身的坚固,而在于记录的便捷和传播的广泛。”是社会的进步赋予了公民写史的可能。而记录和传播技术的演进则给了每个人书写历史的手段,在这个时代,权力或知识的垄断者不再是历史的垄断者。我们不仅有笔和纸,还有相机、摄像机、电脑、网络社区、博客。我们既可以记录现在或者还原过去,也可以通过追记家世、修缮家谱还原失落的传统。我们定义的历史,是任何已经发生而不应忘记的事情。我们写就的历史,未必是宏大叙事,但点点滴滴的事实,将会汇成最本真的大历史。

  我赞同《国家历史》这样一种态度,当然尽可能多的人来参与书写历史,并当由公民写史。当然对是否全民写史的时代是否已经来临还抱有疑问,这个我后面还会谈到。不过我先要简单回忆一下传统的历史书写。因为我对《国家历史》所谈到的几千年的历史书写,全都被官史和史官垄断的这一点还不是完全赞同。

资料图资料图

  谈到传统的历史书写,我可以先谈谈我自己读史的经验。20多年前我那时候一心一意地用了几年时间,完全没有任何研究目的,也没有什么功利打算,就是作为中国人的修养,我觉得我要埋头读古籍,读一些古书。那时候读史,应该说按照历史顺序的,首先读的是除了甲骨文、经文以外的、几乎所有的先秦文字典籍,几乎全部读了。后来读二十五史,读了前五史以后,可以感觉到去把握历史的脉搏,它毕竟还是有了一个重复的场景和事件出现,尤其是你要从规律性的认识来看。所以读完前五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之后,它的统一、分裂就读得差不多了,然后就开始读《资质通鉴》。把《资质通鉴》全部读完,当然《资质通鉴》只是到五代为止,我后面接着读其他的通鉴,比如明鉴、清鉴,一直读到晚明清末。当然这个过程中肯定还要读经部,子部等很多重要的文集。那么我读史的感受,也包括后来证实,虽然完全读前五史,但后来这些正史的一些列段,一些志那些肯定还是要选的,包括《清史稿》。我觉得后人再修清史,尤其按照传统的标准来说,我们修不出比《清史稿》更好的清史。所以我倒觉得把它就叫清史了。这也是遗憾,但也不得不如此。

  那么传统的历史书写的主体,早期比如春秋战国的时候,作为史官我们知道的齐太史,写了“崔杼弑其君”,被杀,他的弟弟也照旧冒死直书,反正就前赴后继就这样写。还有晋国的董狐也是这样的,非常强调如实直书。秦汉以后,到后面也有史官,比如司马迁,还有他的子弟。但中国最早的史是这样的。如果我们读史比较简单的一个线索首先是《尚书》,然后是《春秋》,《春秋》一定要结合读《左传》,然后可能就是《史记》了。写《春秋》的孔子和《左传》的左丘明,他们就不是史官,真正创立传统史节的,因为过去的史官,我刚才说的齐太史也好,董狐也好,他们主要是记录,但是撰述历史某种意义上是从《春秋》、《左传》开始的,还有司马迁。司马迁虽然是史官,但是他的写作也是一种个人的写作,这和后来的开国史馆修史不一样,所以史官不等于官史。他那时候写作还是有相当大的自己独立的自由空间,也不是层层审定,甚至不是由官府来保存,后来是他的一个外甥把它拿出来。当然还是有审查,有一些记录说汉武帝看到写汉景帝好象有一些不恭敬,就很生气。有些像汉武本记的那部分是后来补上去的,那些是本记里面比较差的,没办法,因为有干预,但还有相当大的自由空间。可以想想,我们读司马迁的《史记》记录的并非只是一个简单的成王败寇史。

  那么,到了魏晋南北朝,也大部分是私人撰史,有好多种晋代的历史——当然后来大部分都失传了——十之八九都是私人写史。一直到隋唐以后,开始有禁令。唐以后开了国史馆开始专修正史。这个一直到清,历朝差不多都会开国史馆修前朝的历史,甚至是前几朝的历史,比如《旧唐书》不满意再修《新唐书》等等。对象无论是纪传体,还是编年体,它的人物当然大部分像我们后来所说的帝王将相,才子将人,主要是一种政治史。有小举的平民,或者说道德楷模,比如孝子,列传,比如贞女,节妇,这是属于有些是平民,但某些方面做得比较突出的。也有一些比如奇人、隐士、商人、工匠,史记里面就给商人有传,甚至刺客侠士都有,但是不多,主要还是一个政治史,书写政治人物,而读者当然也是文化人。它保存的方式一个是在朝廷,还有民间。还有一些世家保存书籍文化,通过文士弟子等等。那时候书确实很少很少,有个书跟宝贝似的,后来有了活字印刷术以后,应该书就多得多了。西汉开始有纸笔,据说到了东汉以后就更大胆地用纸来写作。

  总结三点,第一,传统社会的历史书写还不完全是由史官,尤其不是由官史来垄断,即使在隋唐以后,正史都是由朝廷组织国史馆当然还是找学者来修,但是仍然有很多私人在著史,其它的史记也有很多是私人写的,有个人著史。第二点就是说,即便是史官写官史,也还是有相当客观的宽宏的眼光和道德的标准,不是完全胜者皆好,败者皆坏,它还是比较客观的——比如清代修的明史,它对前朝还是尽量保持一个公允客观的态度。当然它仍然是少数人写,写少数人,甚至少数人读。

 

注:

何怀宏何怀宏

何怀宏,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哲学博士。主要从事伦理学、人生哲学,社会史等领域的理论研究,出版多部学术专著以及翻译作品。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历史 全民 书写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