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那年》:榨取青春怀旧的最后剩余价值

2014年12月09日11:42   文化专栏  作者:北青艺评  

【编者按】张一白的《匆匆那年》以致敬80后青春为名来势汹汹,夺人眼目,然而经过了《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小时代》《同桌的你》等电影的反复冲泡,青春校园怀旧这壶茶是否还能颊齿生香?

张一白导演作品《匆匆那年》电影海报张一白导演作品《匆匆那年》电影海报

文/李宁

  有九夜茴畅销小说助威、王菲热门单曲掠阵、彭于晏倪妮等新晋偶像挑大梁,张一白的《匆匆那年》以致敬80后青春为名来势汹汹,夺人眼目。然而经过了《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国合伙人》《小时代》《同桌的你》等影片的反复冲泡,校园青春怀旧这壶茶是否还能颊齿生香?在《匆匆那年》里,我们只看到对于此前同类作品集锦式的东施效颦、范水模山,落入了叙事的窠臼与符号的堆砌。说到底,《匆匆那年》不过是又一部跟风之作,想要“匆匆”赶在青春怀旧的日薄西山前,榨取“那年”所剩无多的利用价值。

  值得肯定的是,《匆匆那年》前半段对于中学时光的渲染与营构是同类作品中的佼佼者。充满情趣的情节、舒缓音乐的恰当烘托、逆光与暖色调的选用,辅以大量阳光洒落树叶罅隙的空镜头,青春的言说娓娓道来,自然而充满抒情意味。方茴发作业本段落中长镜头的运用,更将少年情窦初开时的羞涩、朦胧与快乐表现得淋漓尽致。然而,这并不能遮掩影片叙事的单薄、老套与无力。

  从没心没肺地笑到撕心裂肺地哭,似乎已经成为当下中国怀旧青春片的模式化剧情。在《致青春》《同桌的你》等影片中,亲密无间、言笑晏晏的青春情感关系随着自身的成长与现实的击打,终究要走向筋疲力尽、作鸟兽散的结局。这种青春书写的基调,作为青春文学“执牛耳者”的郭敬明写得很透彻,也说得很明白:青春是道明媚的忧伤。《匆匆那年》同样没有逃脱这种叙事的窠臼。或者说,影片通篇以方茴、陈寻与乔燃以及林嘉茉、赵烨与苏凯两段俗套的三角恋所构成,本就没有多少故事性可言。颇有意味的是,婚礼似乎成为了当下青春怀旧片的必备场景,《那些年》《同桌的你》《中国合伙人》里都如此,《致青春》《小时代》则置换为生日聚会。这种极具仪式意味的场景,成为共同审视五味杂陈的青春的契机。《匆匆那年》的婚礼情节,更说明了影片没有逃脱叙事的窠臼。

  与此同时,《匆匆那年》可谓一场“能指的盛宴”。健康活力的青春身体的欲望化呈现,《信仰》《当》等时代性音乐的选用,以及申奥成功、世界杯惨败等社会事件的串联,让整部影片成为泛滥的符号堆砌。

  为了表达唤起80后集体记忆的决心,影片还重现了一场《灌篮高手》式的比赛场景,连导演本人也不甘寂寞披挂上阵,客串了山寨版的安西教练。《匆匆那年》似乎把所有能够唤起80后集体记忆的事物都堆砌到了一起,然而这些符号却游移与漂浮在历史真实之上,体现出了一种对于表象的迷恋与沉溺,而始终没有能够表达出80后一代的精神面貌或威廉斯所言的“情感结构”到底何如。

  当然,说《匆匆那年》完全是一部模仿之作是不公正的。影片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设定:即“60后”导演张一白以“90后”七七的视角展现“80后”的青春岁月。可能是为了有所创新,影片设置了以方茴的表妹七七发掘陈寻等人的青春往事为切入点,玩了一把颇有悬疑色彩的双线交叉叙事。影片中,“90后”七七的典型“杀马特”造型,虽然并非城乡结合部风格,但仍然与陈寻、赵烨等人事业有成的成熟形象形成了鲜明对照。身体的背后往往暗含着权力话语的冲突与社会身份的分野。就这一层面而讲,七七与陈寻等人的对立,显示出《匆匆那年》为代表的青春怀旧已经成为“80后”一代的一种炫耀性消费,这是已过或将过而立之年并逐渐成长为社会主体的他们彰显自身社会地位的一种方式。

  与此同时,这种青春怀旧的炫耀性消费又反过来证明了“80后”一代身份认同危机的存在。作为当下中国大行其道的流行病,“怀旧”这种全球化病症在“80后”身上尤其明显。身为第一个被冠之以“后”加以审视与规训的一代人,他们成长于改革开放以来疾如旋踵、恍如隔世的全球化/现代化进程之中,尤其深刻感知到生存压力、时空抽离等所带来的认同危机与焦虑。《匆匆那年》显示出“80后”对于青春的回望,这正是《怀旧的未来》一书的作者斯维特兰娜•博伊姆所言,“在一个被分割成片的世界中对于延续性的向往”,是以怀旧的手段来寻求身份认同。然而怀旧既是一个偏方,又同样一种毒药。青春怀旧,应适可而止。毕竟如梁启超所说,“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莫让以怀旧为名却大肆消费青春的电影,一点点榨取着青春怀旧的剩余价值,也加速着“80后”的未老先衰。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青春 怀旧 《匆匆那年》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