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观还能不能改变中国?

2015年01月14日14:51   文化专栏  作者:羽戈  

【编者按】围观能否改变中国?这充满了偶然性,就像段誉初学六脉神剑,时灵时不灵。相比传统的围观,微博时代的围观无疑前进了一步,围观从鲁迅笔下的“看客”变为“关注参与”;然而,微信日渐崛起,微信的弹性、私密性、小共同体特征,又将塑造怎样的中国。

题图 图片来源于网络题图 图片来源于网络

文/新浪专栏 文化谭 羽戈  

  前些年,微博如日中天,随之浮出一句口号:“关注就是力量,围观改变中国。”一时传诵江南江北,墙内墙外。这两句话,我喜欢前者要甚于后者,尽管后者才是重点,读来更为铿锵有力,更能振奋人心。关注的确是一种力量,无论对被关注者还是关注者,都是如此;围观能否改变中国呢——这里的“改变”,当指前进而非后退,光明而非黑暗——我则不敢乐观。

  假设一人当街作恶,殴打卖菜的妇人或乞食的老弱,引来万众围观,在睽睽众目之下,他的恶行会不会有所收敛?这并无一定之理可言。如果他要面子,如果他懂得愧疚,如果他心底还有一丝残余的天良,也许他会收起施暴的魔爪,就此落荒而逃;反之,公众的围观非但不能阻止,反而将刺激、加剧他行恶的决心和兴致,由此,行恶不止是一种惩罚或报复,而且升级为一种暴力表演,一种对社会的威慑。若将作恶的个体换成公权力,这一论断愈发可以成立。质言之,如果公权力受约束、有底线,待它作恶之时,公众的围观可能使它如芒在背;如果公权力无拘无束,予取予求,哪会在乎公众的围观呢,围观并不足以构成一种监督,因为权力的专横,导致公共空间零落成泥,它不仅破坏公共生活,还将践踏私人生活。

  传统意义上的围观,只可能生产看客。关于看客,没有比鲁迅先生更敏锐的诠释。他塑造了形形色色的看客,围观同胞甚至志士被杀头,不去感伤、愤慨,却“酒醉似的喝彩”,“发出豺狼的嗥叫一般的声音来”,以及吃志士之血染成的馒头以治病。指望这样的看客,不仅无力改变专制、冷酷的中国;漠然的围观,反使中国的专制、冷酷愈加严重。当然你可以说,正是专制与冷酷的政治文化,造就了看客心理,然而,看客何尝不在为其生存的恶劣环境添砖加瓦?这本是一种互相伤害、互相败坏,置身其中,谁也不能免责。

  微博时代的围观(微博时代有时便被称作“围观时代”),则迥异于传统的围观。鉴于微博的公共属性,围观变成了一种参与,譬如丑闻爆发或义人蒙难,公众纷纷说“关注”“关注”,这一关注,不论对受难者有没有助力,有多少助力,至少对围观者而言,生出了在场感甚至正义感;相反,如果公众都不去围观,各人自扫门前雪,对公共事务漠然置之,那才是所谓的看客。

  相比传统的围观,微博时代的围观无疑前进了一步。这一步的意义不容抹杀。模仿登月第一人阿姆斯特朗的口吻:这是个人的一小步,中国的一大步。正基于这一步,围观的确改变了中国。微博兴起这些年来,中国的公共事务,多少贪官落马,多少丑闻公开,多少冤屈昭雪,多少落难者获救,几乎无一能离开微博的围观,只不过,微博有时是里子,有时仅是面子,围观有时推动了中国,有时则无能为力,甚至自顾不暇。

  说到底,围观能否改变中国,充满了偶然性,就像段誉初学六脉神剑,时灵时不灵。这背后原因多多。其中两点,直接决定了围观能够走多远。

  首先我们要谈谈中国的公共空间。一说公共,不禁黯然。作为公共空间的载体,广场也好,媒体也罢,它们的暧昧性质,决定了公共空间好似孙悟空的金箍棒,可大可小,或者说就是捏在权力者手中的橡皮泥,可方可圆,可有可无。公共空间的飘移,导致了公共话语的混乱和公共参与的动荡。作为公共参与的一种方式,围观本来可以加固、拓宽公共空间的边界,到头来却得受公权力左右、宰割,成为公共空间沦陷的一大标志:当围观形成的压力足以与公权力对峙,围观者所伫立的地方,大抵便是公共空间的边境;当公权力根本不为围观所动,不管有多少围观者,不管他们的嗓门有多大,此刻,公共空间便被压缩到权力者的床下,形同一只夜壶。

  所以说,围观能否改变中国,首先取决于中国是否拥有一个独立、自由的公共空间。现实则是,这样的公共空间正处于草创期,围观也是建设的一种路径。由此,围观与公共空间的建构,可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当然围观所扮演的角色,只是栏杆,而非支柱,只是下限,而非上限。倘公民仅仅止步于围观,那么公共空间的高堂广厦,永远盖不了两米高

  第二点,则事关围观本身的分裂。有一个段子,说你上微博一看,感觉中国明天就要革命,去菜市场兜一圈,感觉中国一百年都不会革命。网络与现实的分裂,历来如此,微博只是加剧了这种分裂。

  以雾霾为例。微博之上,勿论左右,勿论贫贱,都在抨击雾霾及其背后的黑手,都表态与其势不两立。然而,反抗的激情,却无法存续到微博之下。当雾霾遮蔽了我们的天空,围困了我们的城市,我们的对策,却是逃避与忍受,我们的武器,却是口罩与更强悍的肉身,以及一种犬儒主义生存哲学,如于丹女士教诲的那样:“天昏地暗一座北京城,能做的就是尽量不出门,不去跟它较劲。关上门窗,尽量不让雾霾进到家里;打开空气净化器,尽量不让雾霾进到肺里;如果这都没用了,就只有凭自己的精神防护,不让雾霾进到心里。”

  这构成了围观者必须直面的第二重困境,他无法做到知行合一,无法做到网络与现实的统一:在网上,他勇往直前,锐不可当,攘臂一呼,所向披靡,在网下,他却加入了万马齐喑的看客队伍。这样的分类,不仅败坏了围观者的人格与勇气,还使公共空间的墙面出现裂痕。这样的围观所推动的进步,更多在虚幻之中,现实中国则在看客的冷眼之下缓缓后退,无可阻挡。围观者的分裂正对应中国的分裂。

  为什么现在要重提“围观改变中国”呢?相信你已经看见,微信日渐崛起,微博颓势分明,围观时代即将一去不复返(事实上,它的兴盛更像昙花一现)。我对微博并无多少贪恋,我感兴趣的是,微信取代微博,对于公共空间的建设,利害几何;微信的弹性、私密性、小共同体特征、点对点传播效应,将塑造怎样的公共性,将塑造怎样的中国?更可能,在自由的幻象之中,微信时代与微博时代并无本质差异。

  围观改变了中国吗?也许答案要等到三五年后,微博宣告沉没,才能彻底浮出水面。如今唯一可以确定的是,相比围观对中国的改变,中国对围观的改变则更深,譬如围观这个词及其分裂,便充满了秘而不宣的中国特色。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围观 改变 中国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