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武侠作家上官鼎:金庸之后,再无“金庸”

2014年09月19日10:37   文化专栏  作者:傅小平  
上官鼎

  顶着“将为武林人士所不齿”的风险,台湾武侠小说家上官鼎于“金盆洗手”46年后重出江湖,他不禁感慨:“金庸之后,再无‘金庸’。”他感慨的并不是他注定超越不了金庸,而是在金庸之后,他还能否为“盛极而衰”的武侠小说闯出一番新的天地,以此回敬遥远的往昔,回敬久违的江湖。

  在9月6日上海图书馆举行的“《王道剑》新书发布会”上,当被问到如何看待金庸影响的焦虑,作为“上官鼎”的灵魂人物,此番独立执笔写出《王道剑》的刘兆玄回应道:上官鼎于46年前宣告搁笔,自然有过了青春时代后,兄弟三人各自走上了不同人生道路的缘故,但未尝没有金庸之后,不知道该把武侠往何处写的影响。或因如此,作为金庸最喜欢的两位武侠小说家之一的上官鼎盛装归来,才引起了在这个昔日的武林盟主早已退隐,放浪不羁的侠客已在江湖息声,快意恩仇似已不复存在的世界里,“上官鼎意欲把武侠引向何处”的期待。

  46年前,17岁的上官鼎,或者说刘兆玄仗剑闯江湖时,武林正是鼎盛时期,金庸、古龙、梁羽生等各立门派,参研出不俗的武侠境界。刘兆玄生逢其时,他与刘兆藜、刘兆凯兄弟一起,以“上官鼎”为笔名,出版了第一本武侠小说《芦野侠踪》,一举成名。此后,他们相继出版了《长干行》《沉沙谷》《铁骑令》《烽原豪侠传》《七步干戈》《侠骨关》《金刀亭》等一系列作品,亦曾帮古龙代写《剑毒梅香》。1968年,三兄弟陆续出国,“上官鼎”宣布封笔。刘兆玄从台湾大学化学系毕业后,赴加拿大雪布克大学化学系、多伦多大学化学系学习,获博士学位。1971年返台,刘兆玄任台湾清华大学、东吴大学校长。2008年,他出任“行政院院长”,2009年辞职。此后,他接任中华文化总会会长。

  一如当年刘兆玄写武侠“纯粹是出于偶然”,现在重新拿起笔来写武侠小说更是偶然。刘兆玄在台湾大学化学系时的同学及好友陈棠华在福建宁德成立了一个新能源科技公司,邀他参访,他一口答应了,但一直没有行动,没想到2010年底陈棠华去世了。“2012年为践与亡友之约,我来到宁德,意外见到当地几名文史工作者,听到了一个关于明朝建文帝的下落的故事。原来四年前,宁德发现皇陵格局的古墓,而当地支提寺中一件云锦袈裟,居然暗藏‘九五之尊’的玄机。2010年,浙江郑义门村迎接来自宁德‘郑岐村’的旁支认祖归宗,而据考证,该村先祖郑岐便是‘靖难之变’中和建文帝一起失踪的近臣郑洽。”

  回到台湾后,刘兆玄把宁德有关建文皇帝的所见所闻说给几位朋友听,大家听了无不觉得故事曲折迷人,有一位朋友对他说:“你要找人弄这个故事的文创,何不你自己写一部小说,一部历史武侠小说?”“我一想,对啊,这段故事有趣有意思的地方就在于可以补白的历史很多,故事充满了悬疑,可供自己发挥想象,就这样,我写了15个月,写出了这本《王道剑》。”

  既然以明朝建文帝时“靖难之役”为主轴,《王道剑》自然偏重于写历史。诚如学者易中天所说:“历史武侠小说有两种,比如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历史是个背景,换个历史朝代也可以,也是江湖恩怨、争权夺利。另一种是上官鼎这种,小说中历史占的分量很重。”而以刘兆玄自己的理解,他意图写出小说的三个核心:历史、武侠、王道。“如何将三者糅为一体,让故事合情合理,是这本小说最大的难题,解决了这个问题,其他就迎刃而解了。”

  而更准确地说,刘兆玄写历史,写武侠,最根本的一点,还是为了写出王道。刘兆玄说,在华人武侠世界中,对于“武”与“侠”的想象与发挥,金庸的作品已到了巅峰。“大家都知道金庸在《倚天屠龙记》里写了明教,张无忌还当了明教教主,我在这本新书里,也写了很多明教的人和事,但是从来不写明教教主是谁,每次提到都是明教前教主,也是对金庸表示尊敬的意思。”但在刘兆玄看来,包括金庸在内的武侠小说,内容都更偏重道教和佛家,对于儒家精神,特别是王道思想,则仍有不少发展空间。“武也许是载具、手段,它表达的其实是侠。而侠不只是霸,还涵盖许多仁义精神,与儒家思想息息相关。

  也因为此,刘兆玄在书中写到,朱元璋灭了明教,幸存者方冀对其恨之入骨,可是后来他却可以抛下仇恨,去救朱元璋的孙子建文逃跑。也是基于王道的思维,刘兆玄让愿意行仁政,又犯了很多软弱错误的建文帝在逃亡的过程中,跟江湖人产生了非常密切的互动,并由此衍生出很多的恩怨故事。刘兆玄说:“以前的武侠小说总是强调‘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仇恨永远不会化解,但在《王道剑》里,我要用儒家王道思想创造出一个永续发展的世界,大道将至,以德服人。”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历史 武侠 上官鼎 小说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