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戏,高潮都在细节中

2014年07月25日11:33   文化专栏  作者:南都周刊  
罗杰·伊伯特(1942年-2013年),美国影评人、普利策奖获得者。罗杰·伊伯特(1942年-2013年),美国影评人、普利策奖获得者。

  一个令人尊敬的“恶人”

  改编自著名影评人罗杰·伊伯特同名回忆录的《人生如戏》(LifeItself),作为一部讲述刚刚离世不久之人物的纪录片,相当完整立体,同时也如同严谨的自动化工业般整齐标准。纪录片中的画面和故事情节,均有罗杰·伊伯特本人的相关影像出现,这是保证一部纪录片的核心材料,这当然得益于罗杰·伊伯特本人常年从事电视节目,他的生平跟这个美国上个世纪辉煌的影视史几乎同步发展。

  电影是个梦,观影者站在他者的角度,可以客观审美,也可以主观点评,还可以化身片中的人物去揣摩银幕中的悲欢离合。作为观影者,电影这个艺术所能给予他的,当然不仅仅是打发时间和所谓娱乐。有多少伟大的电影,一定就有更多的伟大观众,正是他们的存在令电影可以成为一个载体,进而传达希望和意念。

  但是从观影者变成电影中的一个角色,这是大多数影迷观众不会想到的,即便是从事电影行业的非演员工种的人,大概也不会妄想自己有一天会成为银幕中的主人公。这部《人生如戏》正是要为观影者树碑立传,虽然罗杰·伊伯特也是电影产业的一员,但他却是通过对电影审美评判,获得了自己的地位和价值。

  首位以影评人身份获得普利策奖的罗杰·伊伯特,他与电影的复杂关系,以及他在影评人这个行业中的点点滴滴,通过老朋友和一个个剪辑完整的影像画面展现出来,这可能不仅仅是一位影评人,至少对于影迷来说,这还是一位跟你同样爱电影并从中得到过无比快乐的人。

  罗杰·伊伯特的生命,不再是单单由工作和家庭生活组成,这里还有用电影串成的丰满人生。“人生如戏”更像是一个平庸的形容词,但放在罗杰·伊伯特身上却充满完美的贴切感。一个人的人生可以乏味,可以壮观,可以悲情,但一人的身份总会有点单一,如果单靠他的肉身去实际体验,那么他活的永远是单调的人生。但如果这个人钻进了由无数角色和剧情组成的神奇银幕世界,那么他就会成为戏剧的、丰富、多元的主人公。尽管虚妄,却看上去无比美好。

  罗杰·伊伯特就是那种生命与电影交织在一起的人,他写影评、教课、主持节目、办活动、挖掘名不见经传的导演,也给予那些口碑上并不占优的作品以真正独到的解读。尽管罗杰·伊伯特在评论中犀利毒舌,甚至在嘲讽这种事上,他总是能独辟蹊径令人印象深刻,但在好莱坞,他的地位和受尊敬程度并没有因为他影评文字总是扮演张牙舞爪的“恶人”而打折扣,反而这是他获得尊敬的最有效渠道。

  作为学识渊博、见解独到的影评人,罗杰·伊伯特一生著作颇丰,他撰写了超过15本书,中国内地也出版过两本他的经典著作:《在黑暗中醒来:罗杰·伊伯特四十年精选》(黄渊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4月版)和《伟大的电影》(殷宴、周博群译,广西师大出版社2012年5月版)。他每周评论专栏更是长达四十余年,与另一位影评人吉恩·西斯克尔联袂主持的主持电视节目《西斯克尔和伊伯特电影评论》使其在普通影迷那里大获知名度,他的电影评论在美国和全球被超过200家报纸发表过,他一年平均撰写300多篇影评,还采访影星导演,为去世的演员拟定讣告和发表时政评论……2005年的时候,在好莱坞星光大道,罗杰·伊伯特获得一颗星,同样开创了影评人获此殊荣的先河。

  某种意义上来说,他要比很多小明星更像是一位好莱坞明星。如果说一个人能保持如此极致的创作力,并不会因为地位升高而改变初衷的身份感认同,那么他就一定是这个行业的标杆性人物。2011年罗杰·伊伯特曾经出版过一本与纪录片《人生如戏》同名的传记,这本几乎凝结了其一生的动荡传奇生活的传记,也能看出这是一个多么生逢其时的作家。

  中国为什么没有罗杰·伊伯特

  如果有人还在疑惑,这样一个地位高崇的影评人是如何建立起来的,那么看到纪录片中电影人对之的回忆和激赏,应该就不会再有顾虑——罗杰·伊伯特不是我们熟悉的那种混圈子,收取宣传公司费用然后大加赞赏型的影评人,当然也不是鼠目寸光缺乏审美和见地的老好人式影评人,他是真正具有卓越见识和优秀审美能力的人。

  至此,我们是不是该感慨一下,我们为什么没有拥有这种崇高地位的影评人,影迷信任、影人信服,不管是批评还是发现难得一见的美。罗杰·伊伯特这样的影评人都能将自己的身份做到公正、公允。综观中国影评人,真知灼见者也不少,但苦于这个行业并不吸引人,甚至写稿、发稿这种事情操办起来并不能换来应有的身份感,出色的影评人经常在我们这里存活不了久,渐渐就变成了编剧、影视公司的一员、宣传公司的老总等等。“影评人”三个字,在我们这里得不到应有的尊重。

  即便在“交口”这样足以毁掉一个行业的词汇没有诞生前,影评人也只能算是边缘行业,比如所谓“自由撰稿人”,看似不用听命谁的指挥和意见,但却有着无奈的心酸,自由撰稿人并不自由,因为他要获得写稿发稿的机会,甚至为了让这个系统正常运转起来,不得不要去特意维护与编辑的关系和装着在圈子里如鱼得水般地交际应酬。

  得不到尊重,是一个行业垮掉或者没有发挥出其应有作用的主要原因。仅凭热爱,有的人可以坚持三分钟,有的人三年,但总归不会那么良性循环下去。而对于一个有见识、有审美能力的影评人来说,仅仅坚持下去了并没有多少意义,你怎么保证你起早贪黑呕心沥血写出来的东西就有人看呢?你怎么能想象罗杰·伊伯特在美国那种一言九鼎的江湖地位呢?换言之,哪怕有具备这样素质的人,在我们现有的环境下,也不会出现罗杰·伊伯特式的骄傲。

  罗杰·伊伯特一生真的具有戏剧感,一件事但凡执迷到一定程度,都会滋生出传奇的色彩,比如罗杰·伊伯特一生看过的万部以上的电影,为之写过影评的也达六千多部,这是怎样一种工作节奏下的人生呢?假如一周写两三篇质量颇高的影评文字,那么意味着他要写上五十年不间断。人并非机器,但在爱的驱动下常常可以做出超越这世上最卖力精密机器的事情。

  纪录片中详细记录了罗杰·伊伯特早年生活中的一段恩怨,那是发生在跟他在电视节目上合作的影评人吉恩·西斯克尔之间的,这对冤家亦师亦友亦敌的关系,让观众轻松感受到一种和谐。所谓英雄身边不怕有敌人,但其实真正能称得上是敌人对手的人并不多。

  罗杰·伊伯特晚年因为患病,甚至面部轮廓都发生巨大变化,但他仍然活跃在美国影坛的一线,他越是带着谦卑从容的笑容出现在画面中,那种氛围也就越能感染观看的人。据说就在罗杰·伊伯特去世的前两天,他还在个人博客上交代了他即将全新改版的新网站和新的“伊伯特影评出版机构”的事宜,他知道自己精力有限,但事业并不能终止,所以有意向更年轻的影评人传递电影评论的火炬。

  也许是冥冥之中的暗示,罗杰·伊伯特在自己生前最后一篇博客的最后一段中,向他的读者致谢:“SoonthisdayofreflectionIsayagain,thankyouforgoingonthisjourneywithme.I’llseeyouatthemovies。”旅程可能会告一段落,但继续在另一个空间继续看到你——这不正是我们每一个人对自己心爱作家的一种期盼吗?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罗杰·伊伯特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