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尔·杰克逊:他的武器只有音乐(2)

2014年06月25日15:01   文化专栏  作者:王小峰  

  杰克逊想跨越音乐市场种族界限的初衷并非出于统治世界的野心,他希望唱片能做到完美,尽人皆知,无人企及。他做到了,做到了后来连他自己都无法超越的高度。

  可以用“弓如满月”来形容杰克逊对这张唱片倾注的力量。但同时,人们开意识到在弦之箭随时可能出手,这是一种危险、威胁,有必要制止一切产生颠覆可能的发生。

  迈克尔·杰克逊摧毁了过去一直心照不宣的平衡,触及了政治正确下人们一直回避的种族问题。所有政治正确下的假象随着杰克逊的成功而被彻底撕破,他们不能容忍一个黑人如此成功。

  最初的攻击全部来自媒体,吉尔莫说:“上世纪80年代中期,很多音乐记者开始担心大众流行——尤其是如果这看上去代表了某种一致或被认可的文化。迈克尔·杰克逊,毕竟,不是那种传递社会政治革命讯息的艺人,他的歌词也不是很文学化。对那时的一些人来说——也对现在依然存在的一些人来说——他代表的只是追求个人名望的雄心。看上去,他不像猫王或‘披头士’乐队那样,能够成就他们各自听众所成就的事业,即用某个事件或某个颠覆,改变了年轻人的文化乃至整个世界。在我看来,迈克尔·杰克逊、猫王和‘披头士’乐队的共同点是:他们可以把数百万完全不相类似的人们聚集在一起,不仅能共享同样的艺术品位,还能对共同的梦想和价值观形成有力的、发自内心的共识。”

  的确,人们都记得,当猫王从黑人音乐中汲取营养,成为一代歌王的时候,没有人会发出质疑——你偷走了黑人音乐,即使有,这种声音也是非常微弱的。因为猫王的成功更能代表美国人的价值观:努力、幸运、成功……尤其是,黑人音乐被白人接受、欣赏、改变、发展在两种肤色的人眼中都属于在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但是黑人还是不能跨越种族接线,那个公共厕所里的种族红线、公交车上的种族座位消失了,但是人们心中泾渭分明的界限从来没有消失,当有人试图越过这一界限时,维护无形界限的力量才会显现。

  媒体开始避开迈克尔·杰克逊无可挑剔的音乐,转而对他这个人发起了攻击,他的种族内涵、他的整容和他肤色的变化,他的各种怪异行为以及他的性取向问题开始变成媒体议论的话题——他们动用道德和臆断的智商,试图把他赶出自己的价值观世界。詹姆斯·鲍德温在《花花公子》上写道:“关于迈克尔·杰克逊的那些杂音很让人着迷,可这些都跟杰克逊无关。我希望他有足够的判断力明白,也有足够的好运可以避开伴随成功而来的血盆大口。他不会很快被原谅,因为他打破了太多的常规,因为他该死地抓住了成功的机会……”

  对迈克尔·杰克逊而言,能证明自己、反击的武器只有音乐。

  制作人昆西·琼斯对接下来的专辑能否超过《颤栗》3800万张的销量没有信心,但是迈克尔·杰克逊必须制定这个目标,不然,即使他超越了除自己之外的所有人,在人们眼里他也是个失败者。《颤栗》的制作花了3个月的时间,但是《真棒》前后花了两年多的时间和200万美元的制作费。事实证明,即使到了今天,《真棒》在销量上也没有超越《颤栗》。

  此时,杰克逊还可以把心思花在专辑制作上,他希望用更专注的精力来做出一张完美的专辑。当今天人们回顾他为数不多的几张录音室专辑时,都会承认,《真棒》是杰克逊最好的专辑,但当年人们都羞于承认它是最好的。乔恩·多兰这样形容《真棒》:“专辑上的杰克逊显得更为强硬,降低了亲和力,转而把音乐做得更为强烈。专辑中所用的节奏有着一种带着邪气的枪击音效,摇滚吉他是炙热的,合成器效果质地则显得阴暗而圆滑,整张专辑感觉就像是注射过兴奋剂的《颤栗》……《真棒》专辑天才的一点在于它能够在诚实演绎出那种疏离感的同时,创造出戏剧性、煽动性的音乐。”

  尽管专辑里有5首排行榜冠军歌曲,《真棒》在一年内也只卖出了600万张,能让杰克逊略感安慰的是,专辑在全球卖出了3000万张,其中中国市场贡献了60万张。

  然而,还有更残酷的事实在等待着杰克逊,媒体等了好长时间,终于可以冷嘲热讽他了,《真棒》在《滚石》杂志评选年度专辑中,在读者区获得了“六个最差”,他虽然获得格莱美奖的提名,但他没有拿到一个奖项。

  一个更大的背景是,80年代的黑人比起60年代,他们在各方面都有了实质性的改善,这些改善体现在教育、就业、收入以及成功的方式等方面,所以,80年代比过去任何时期出来的超级明星都要多,他们不仅仅需要和白人一样的生活方式和收入,在度过了平权运动的60年代,他们更需要一种尊重和认可。这种渴望获得尊重和认可体现在有些封闭和脆弱的迈克尔·杰克逊身上,就变得更加强烈,直至变成一场灾难。

  《真棒》商业上的失败,不得不让迈克尔·杰克逊审时度势,适应新的潮流。当他发现,90年代的流行音乐被电子音乐、嘻哈说唱、工业噪音以及被来自西雅图地区的Grunge统治之后,他那种带着60年代根源音乐和70年代舞曲音乐的风格已经显得不太入流了。新一代的音乐风格差异化越来越强,听众也越来越分化,那个“万众一心”促使他成名的氛围已经慢慢消失了,用一种音乐口味统领一个时代的做法已经显得极其冒险,甚至是不可能了。他必须放弃幻想,重新打通新音乐与他的音乐之间的血脉,这种尝试意味着实验有可能失败。但是他必须迎难而上,因为在他身后,有无数看热闹的人等着他从高台上掉下来。

  新专辑取名《危险》,杰克逊是否有面对风险这样的一层含义,不得而知,但这张专辑是他最大胆的尝试。过去,他的音乐是他过去几十年浸染在音乐里的成果,他凭借天赋和才华把它雕塑成一首首经典歌曲。现在,他不仅要对自己的音乐进行一番革新,还要回击那些搬弄是非的人们——他无愧于伊丽莎白·泰勒赋予他的“流行、摇滚和灵歌之王”的美誉。

  还好,当下流行的音乐有些对杰克逊来说并不陌生,比如嘻哈说唱,那是属于他们黑人的艺术形式。所以他换掉了合作三张专辑的昆西·琼斯,琼斯可以给他带来华美绚丽的音乐,但是现在杰克逊不需要这样的音乐了,他需要一种破坏,一种新的组合。来证明他仍然属于这个时代。

  《危险》在今天看来依然是成功的,销量仅次于《颤栗》。这至少可以让他稍有喘息,减缓一下压力,在接下来的专辑中大干一场。但是让他始料不及的是,一场娈童案丑闻把他一直以来的争议推向顶点,过去,人们对他的非议还有些犹抱琵琶,现在,人们欢乐地撕下面具,打算摘去他头顶上的那顶王冠。杰克逊不得不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应付这场官司。他与猫王女儿的短暂婚姻又为这场争议的丑闻撒了一把作料。

  杰克逊是带着羞辱与愤怒再次走进的录音棚的,他要制作一张专辑,有生以来最愤怒的专辑,他不知道,不能再用艺术作品回击那些闭不上嘴的人,他必须把手中仅有的这把音乐武器磨得更锋利一些才行。

  可想而知,接下来的专辑《历史》会做成什么样子。事实上,到此时,杰克逊的音乐才华开始出现了枯竭现象,他不是像过去那样深思熟虑,或者专注在音乐上,也没有像昆西·琼斯这样的教父为他掌舵,他失控了。

  迈克尔·杰克逊是一个性格上腼腆害羞的人,在他单飞时,遇到一些非议,他往往会很委婉地通过歌曲来告诉人们他的想法,温和中带着一种自怜,比如《比莉·珍》。这种回应方式并没有起到任何效果,这逼着他必须在失控中完成对自我的救赎——但这根本做不到。

  他曾对音响设计师说:“我要你制作出人类耳朵从来没有听过的声音。”在这张专辑中,杰克逊已经不知道他要什么了,最终的专辑是一堆无意义的音效堆积如山,这些可怕的声效真的能吓退那些张牙舞爪的人们吗?显然不能,但这可以让他更加充满戾气。

  从歌词里也能看出杰克逊的制作这张专辑的心态,对名望的痛恨(《尖叫》),对八卦媒体的诅咒(《小报迷》)。专辑既无整体感又无新意,能听到的是一个受伤的灵魂在发出绝望的呼号。

  正如人们当年假设猫王再有一种可能时所幻想的那样:“只要让当时已经上了年纪并变得肥胖的普雷斯利放弃他拉斯维加斯/好莱坞式的生活方式,并把他关在一间放有一台装满他早期唱片的自动电唱机的房间里,他就会意识到自己曾是如此伟大,于是他就会重新开始同自我的竞争,从而恢复他昔日的荣耀。”

  同样,假如杰克逊没有遭受到偏见,让他一如既往地专注于他的音乐中,他可以一次次地超越自己,直到极限。事实上,成名之路就是这样,是一种充满诱惑的残酷。

  除了巡回演出,官司和绯闻消耗着杰克逊的时间和精力,但是他仍然在1997年制作了一张混音加新歌的《血染舞池》,即使不是新专辑,杰克逊也丝毫不敢马虎,他试图通过这张过渡性的专辑来完成他在音乐上的实验。从《真棒》之后,他的音乐已经越来越摇滚化,索性还不如把当下流行的音乐潮流再一次混进他的音乐中,看看会起到什么化学反应。电子舞曲开始大行其道,舞厅DJ已经逐步代替歌手成为音乐舞台上的指挥。杰克逊想尝试一下舞厅化的音乐是什么效果。而在其中的5首新歌中,杰克逊甚至冒着牺牲自己风格的危险紧紧地拥抱了工业噪音。比起很多老一代歌手在接受新音乐风格浅尝辄止的做法,杰克逊则是来一次深度融合,但不管怎么融合,作为后来者,他已经不具有这个领域的开拓者当年面对新音乐空间的想象力了,他只是新音乐潮流的替补队员。

  经过各种尝试的迈克尔·杰克逊,最终明白,他太独一无二了,他只能是一个商业神话的创造者,而不是一个音乐潮流的领导者,他的音乐无法像他的形象和肢体动作那样容易被模仿。在录制《疯狂》时,他是世界上最孤独的人,走了一圈,他才发现,他的音乐也是孤独的。当他着手制作《无敌》时,他知道,该回归到他成功的起点了,他放弃了那些让他着迷的花哨音效的实验,希望用回到根源这样反潮流的方式再度成功。他为自己制定的目标是:卖掉1亿张。

  当然,这样的制作思路更适合昆西·琼斯,但是他选择了罗德尼·杰金斯,杰金斯确实给他的这张专辑带来不少创新,所有能导致商业成功的要素在这张专辑里都包括了,也许换个歌手,他一定会凭借它获得成功,但是这些招数在杰克逊身上显得不灵了:在新一代的听众中,这些创新显得不足为道,而在老一代的听众中,又显得过于平常,没有《颤栗》或《真棒》中那样的亮点。迈克尔·杰克逊失去了他最后一次拯救自己的机会。

  像迈克尔·杰克逊这样追求音乐尽善尽美得人并不多见,他毕生都在寻求突破,寻求完美的音乐,但他最终还是失败了。才华和杂音的干扰是阻碍他音乐前进的绊脚石,但是有一点一直是被人忽略的,可能恰恰是这一点让他迅速耗尽自己的才华——黑人的音乐从一开始就是在一个闭环状态下发展的。福音音乐、灵歌、布鲁斯、爵士乐构成了黑人音乐的基础,一百多年来,黑人音乐一直在这个体系下发展更新,今天走红的黑人音乐形式跟几十年前没有任何本质区别。在黑人音乐家看来,这些伟大的音乐足够了。而白人对待音乐的态度则是开放性的,他们可以兼收并蓄,任何种族、地区、国家的音乐都可以为他所用。我们看到的西方主流音乐不断发展,就是在这种不断融合中前进的。杰克逊这一生中无法走出的是他是个黑人,他注定要在一种闭环的音乐形态下思考创作他的音乐,可是这个闭环里的音乐迅速被他用尽,这个空间也早已容纳不下他了,但是他又无法从里面走出来,这是他无法超越自己的重要原因。

  没有人在成功面前能做到心无旁骛,也没有人的才华是可再生资源。对迈克尔·杰克逊而言,他所经历和承受的一切远远要比其他巨星们要多出很多倍——他是一个黑人,所以他不能像布鲁斯·斯普林斯廷那样代表美国音乐形象;他失去了真正的童年,成名后无法像鲍勃·迪伦那样在维护自己的声望和对付媒体八卦时那样游刃有余;他总是被负面新闻缠身,但他无法像麦当娜那样把这些化为商业利益和一代人的生活价值观;他关心世界,关注环境问题,付出了他对世界应有的爱,却无法像U2乐队的波诺那样可以影响到联合国的决策。但是迈克尔·杰克逊是一个音乐天才,他一生中在音乐方面释放的才华让他戴上“流行之王”的桂冠当之无愧,他在音乐方面能做到的都做到了,而且竭尽心血做到了极致。即使是人们认为最差的唱片也都在流行音乐最高水准之上。他得到了此生应得到的一切——除了生前对他公正的评价之外。

 

上一页12下一页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迈克尔杰克逊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