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少年时代》讲述一个男孩从6岁到18岁的成长历程,导演理查德·林克莱特花了12年时间来完成这部作品,它仔细描画了孩子的成长过程,及其父母亲各个方面的变化,整部片子的拍摄是在主演们暑假期间内完成。
文/新浪专栏 文化谭 毛尖
整整一年,《少年时代》一直在拿奖。从纽约影评人协会奖、洛杉矶影评人协会奖,一路横扫全美各地影评人协会奖,理查德·林克莱特坦言自己也没想到,在柏林擒了熊,马上又在英国拿下独立电影奖、电影学院奖,回到美国又拿下金球奖。这部用十二年时间拍摄的电影,再拿一个奥斯卡,差不多也集齐十二个大奖了。
作为一个独立影人,林克莱特的成功几乎是奇迹,因为这部《少年时代》用的就是最文艺的电影方式:从2002年起,每年用暑假的几天时间拍摄,围绕男孩梅森,展现他和亲人的十二年时光。三个小时,散文结构,对话语法,所有的事件被克制在童年半明半暗的心智里,母亲在岁月里胖了又瘦瘦了又胖,离婚结婚离婚结婚离婚,最后时刻情绪失控,也就说一句:“送你们上初中上高中上大学,然后呢,就是我的葬礼了!”但镜头一转,梅森已经一个人驾车在路上,可以成为《爱在日落之前》的主人公了。 《少年时代》上映后,媒体零差评,评论圈也很兴奋,认为这样低成本高喝彩的电影可以是文艺片的教材,独立电影的示例。
粗想想是的,当下电影界特别缺少林克莱特这样的时光雕刻师。他可以每次间隔九年去拍《爱在》三部曲,可以用十二年时间去等一个孩子长大,在一个耐心成为最大奢侈品的时代,这样的电影理念本身就足以打动所有的观众,尤其,看一个小男孩褪去婴儿肥成长为一个小伙子,时间的魔法无一例外把我们变得心软。
但是,造就这部电影的优点,似乎包含了一个问题。
时间是这部电影的唯一主题,变迁是这部电影的唯一情节。十二年时光,除了每个人的容貌,还有很多文化符号的变迁,包括父亲的跑车母亲的发型,包括哈利波特和七龙珠,小布什和奥巴马,色情画和电脑手机的进化等等,但是,看完电影,我很感叹,美国中产阶级的超稳定性。别的不说,光是这一拨演员,十二年来,每年夏天,可以齐整地聚在一起重新拍戏,这事情,就有点童话。林克莱特说,梅森的姐姐,也就是他女儿扮演的萨曼莎,在叛逆期的阶段向他提出,她不想再扮演萨曼莎,她让她爹直接把她写死。林克莱特说,他没有同意,他觉得人生中没有那么多残酷。
我喜欢林克莱特的态度,我们的文艺片也好,独立电影也好,太多年轻的鲜血。但问题是,电影中的梅森和萨曼莎,是不是太高冷?母亲三次婚姻,带着他们不断搬迁,第一个继父带来了和他们一模一样大的一对姐弟,四个孩子一起长大,但是因为继父酗酒家暴,母亲带他们离开,接下来两个小时,电影再也没有提到过他们的继父一家。我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偏执,总觉得这部电影的克制,固然造就了一种诗意,但也把一种中产阶级式的克制传递给了两个孩子。这十二年,他们一路抛开困顿,抛开大喊大叫,抛开朋友恋人,最后,他们成为地道的文艺青年,对着很文艺的风景,说很文艺的台词:好像不是我们抓住了那一刻,而是那一刻抓住了我们。
比包法利夫人还文艺,是不是?中国银幕,文艺腔已经太多,被时光抓走的文艺青年,就不要回来继续繁殖了吧。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