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这个拳不叫太极的时候

2014年09月29日11:42   文化专栏  作者:小刀崔  
文章配图文章配图

  年初一则新闻,说是咏春拳闹内讧,两位资深的师叔攀亲少林寺,私下搞了一个武术俱乐部。消息外泄,叶家后人指责这不是咏春门的本意,斩钉截铁地说咏春不是师从少林。

  看到这里,估计有朋友叫板,看电视剧《咏春》,有个姑娘叫咏春,苦大仇深的,避难少林,得到一位师太的真传,下得山去,报得家仇,杀了明末东厂那帮爪牙嘛。

  亲,您入戏太深了,那都是戏说。

  关于太极拳与少林功夫的渊源,我查阅了许多资料,越看越乱。从地理的角度观察,少林功夫和太极拳都起源中原腹地,少林寺和陈家沟的距离不太远,但这不代表两者就有必然的联系。

  说天下功夫出少林,这种说法不确。金庸的武侠小说精彩,李连杰的《少林寺》也好看,但这些都是艺术作品,经不起考证。太极拳也好,少林功夫也好,最初都是地域性的武术体系,在漫长的历史岁月,只是通过代代秘传,不为外人道。

  纵横来看,中国武术至明清而兴,民国而极,逐渐形成太极、形意、八卦三大门派。其实,这三家门派互不搭,都是非常独立的套路和体系。如果非得要找共同点,那就是都讲究实战实用。自古以来,武术的门户观念很浓厚,没必要天天讲融合贯通什么的,任何一种拳种都有自己的特色,一通百通,殊途同归。不像现在发展经济和文化,嘴边上天天叼几句,什么中西融合啦,什么新旧对接啦,结果都是四不像。为此,音乐家谭盾痛呼:二十世纪最失败的就是中西贯通。到最后,一堆中不中洋不洋的玩意儿。

  陈家拳有两路拳,一路炮锤和二路炮锤。太极拳的土著名字叫“炮捶”。这个名字很可靠,我的家乡是水浒故里,这里是四省交界处,与河南相邻,自古有习武的民俗。话说小刀崔童年,在乡村麦场玩耍,经常看到乡人操练拳术。吃毕晚饭,大家相约练拳,练拳不叫练拳叫“打捶”。

  太极拳的名称是后来为之,最初这种名扬天下的拳术,竟然没有一个正规的名字。现在大家提及太极拳耳熟能详,但从民国到解放前后,太极拳的发展轨迹是典型的贵族路线,起码是白领人士的尊享。杨露禅的教拳对象是王公贵侯,后来的开宗立派的人物,武禹襄、孙禄堂、吴鉴泉,都是世家子弟。

  关于太极拳的命名,版本诸多。最玄乎的是太极拳为道家张三丰所创,道家推崇阴阳,自然叫太极拳。杨露禅有个争气的孙子叫杨澄甫,是现代太极大家,他晚年出了一本书《太极拳体用全书》,这是太极拳界的盛事,但这书非杨澄甫亲自撰写,而是由其弟子代笔。在这本书,第一次提到太极拳源自张三丰。

  这本书绝对是本好书,但关于太极拳溯源这件事,确实乱点鸳鸯谱。自古至今,大家都喜欢认高大上的祖宗,比如唐朝开国的皇帝李世民就号称朕的祖先是老子李耳。人艰不拆,对于这些,后人没必要当真。杨露禅师从陈家沟,这是严肃的历史事实,没必要抹杀。

  还有一种流传较广的版本是,杨露禅北漂以后,学会好本领,卖于帝王家,他发展几位王侯贝勒作为铁杆粉丝,推广拳术。据说有一次,杨露禅在帝师翁同龢面前露了几手,这位翰林领袖果然识货,当场点赞,问拳名渊源。

  杨露禅老实地说,这叫绵拳。

  翁老师摇头叹息,这么好的拳怎么没有一个好名字?于是捻髯细虑,灵机一动,说这套拳不可名之阴,亦不可名之为阳,此拳刚柔相济变化无常,第可以名之太极。

  我很是怀疑这个版本。就像很多美食的命名,都喜欢和乾隆皇帝扯上关系。话说,乾隆下江南,忽然肚子饿了,吃到一个野味,大快朵颐,欣然为之题名。这种故事太多了,好像乾隆七下江南的一大核心任务,就是为各种遗珠的美味命名。

  最靠谱的版本是,武禹襄为拳术定名。武禹襄是个富二代,也是杨露禅孩子的私塾老师。他是个文人,最初跟随杨露禅学拳,后到河南陈家沟朝圣,希望拜在高手陈长兴的门下。陈长兴年迈,无暇授徒,于是他转投到赵家堡的陈清平门下。武禹襄学成归来,写了很多练拳体会,提到了太极拳这个称谓,这是可考的史料。关于这则往事,大家可以百度一下。

  我仔细拜读过于志均先生的《中国传统武术史》,很是惊讶,于先生习练太极一个甲子,怎么写起文章怎么火气十足?于先生是吴氏太极的传人,他极力称杨、武、孙、吴等流派太极是出自张三丰的武当,而非陈氏太极。

  这种言论太不靠谱。河南温县陈氏家乘记载,陈氏始祖讳卜,原籍是山西人,为元末的诸生,也就是一介秀才。不过这位陈氏先人文武俱全,常告诫子弟要文事武备,终日伏案读经,手无缚鸡之力,即使考中功名,落个体衰神弱,终究做不了大事。所以学文必须习武,两者互相补充,才能成大器。明洪武七年,先人迁居河南怀庆,当时土匪出没,为了保卫家园,陈氏先祖设武学社,教授子孙,后九世祖陈王廷文武兼优,功夫深厚,名誉豫鲁。

  陈王廷集百家之长,平生研究拳术,多有心得,代代相传,遂成一家之秘。陈王廷与明末抗清义士傅青主时有往来,他们都是明代的遗民,所以定下了规矩,拳术不传蛮夷和鞑虏。但时过境迁,今日已非明末,风雨如晦之际,学武强身,是国人第一要务。国内修史,一为官方修史,二为私氏家乘,家谱有其严肃性和传承性,可视为文献的必要组成部分,也可视为信史。

  太极拳起源于乡野,这一点毋庸置疑,第一个将太极拳传播出去的,就是杨露禅。绝艺在身的杨露禅进京后,抱着一种赶考的心态,在王府内教拳时,他低调地把这种从中原腹地学来的拳术叫作绵拳,小心翼翼地隐去了太极拳咄咄逼人的杀气。可以说,太极拳有着雍容的皇家气概,也弥漫着浓郁的乡野泥土芳香。

  太极拳的崛起就是在明末清初之间,而到了清晚期,这是一个旧传统土崩瓦解的年代,是一个新思潮涌现的年代,戊戌变法之后,所有的旧文化都遭到了质疑,但在历史长河中,偏偏有一种拳术勃兴并且壮大起来,这就是太极拳。

  国产功夫电影《武林志》:八卦门的高手东方旭流落市井,遭人欺负,不愿招惹是非,只有暗气暗憋,脚下一较劲,一块石板碎了。

  这是我童年里有关功夫最深刻的影像记忆。同样,太极拳也有经典的震脚动作。陈氏太极拳的母式叫金刚捣碓,最后一动就是震脚。这是太极拳标志性的动作。既然叫震脚,须松沉自然,忌狠跺脚面。从落体力学的角度理解,全身力量螺旋下降,加速度行进,然后突然爆发。

  金刚捣碓一个招式分解七个动作,齐备了太极拳招式所有的特点,其余的架子从根本上来说,不过是这个母式的分解和延伸罢了。

  太极拳植根易经,可归讲究进取入世的儒家,但在历史长河中,儒道释各有渗透,太极拳有儒家的本色,也有道教的传统,更有释家摄心入定之法。凡是称太极拳只是源自张三丰者,都忽视了金刚捣碓的招式。且不论张三丰只是一个传说人物,一个道家的拳怎么有金刚捣碓的招式呢?金刚是佛家的称谓,这与理不通。

  金刚是佛家护法的大力神,碓是古代捣碎糙米的工具。我查阅了《王力古汉语字典》,附图如下:

文章配图文章配图

  金刚捣碓的迷雾在于,不是所有的拳都有这一招。在河南赵家堡学拳的武禹襄,后来形成太极流派武式,也没有金刚捣碓。目前的太极拳流派中,陈氏、洪式太极拳留存金刚捣碓,其他主流门派,如杨氏、武式、孙式、吴式都没有这一招。

  民国时期,陈氏后人陈鑫著述《陈氏太极拳图说》,虽然列出了金刚捣碓的名字,但只有一个手绘的图,四肢画满缠丝,后人看得稀里糊涂,且无具体的文字讲解。考察历史传承,比陈鑫年长的陈延熙承袭家传,学到了这一招金刚捣碓,后来又传给了陈发科,可见陈家本来就有这一招金刚捣碓,也许是陈鑫在著书时有所保留,出于种种顾忌隐去此招的具体练法。

  杨露禅进京后公开授拳,也没有金刚捣碓的招式。小刀崔分析有几种可能。第一,陈家没有传授杨露禅这一招,猫教老虎留一手;第二,杨露禅从陈家学到这一招,陈氏太极拳金刚捣碓既然叫母式,其中用法与练法都不简易,出于便利教学的考虑,杨露禅不再刻意强调这一招;第三,杨露禅的孙子杨澄甫先生,晚年寓居沪上,由弟子代著《杨氏太极体用全书》,其中追溯的师承不是陈氏,而是虚无缥缈的张三丰。这一点,确实不坦率。但是从公关学的角度出发,杨氏门人也是正确。当初,陈家沟不过是温县的无名村庄,在京城已经扬名立万的杨氏太极又何必追溯一个八线小县城呢?另外,金刚捣碓明显有少林与佛家的痕迹,既然宣传源自张三丰,就必须要抹掉。

  最初的太极拳,没有影像资料留存,已经无法确切考证。兼之,功夫一学,注重言传身受,文字资料极少,即使有,也是语焉不详云山雾罩。金刚捣碓其中蕴含的技法与养生意义,非常重要,但也不是绝对的。可以说,离开了金刚捣碓,太极拳依然是太极拳。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有了金刚捣捶,太极拳才是古太极;有了金刚捣碓,才可揣测古太极与少林功夫若即若离的微妙联系;有了金刚捣碓,可做到铁证如山,太极拳的祖师爷不是张三丰。

  中国有没有武士道的精神?有,但不叫作武士道,而是叫作武魂。武魂的精髓是什么,除了一言定生死的决烈,有布衣傲王侯的豪气,更有天人合一的乐趣,中国的武魂精神,武与文是联系在一起的,这样就避免了狭隘偏执的流弊,是更上乘的武士道精神。所以,一味地争强斗狠,绝非是武术的目的。

  既然叫作魂,就是说,太极拳是可以化一个人的脑子的,是可以触动你内心的最柔软的地方。

  小刀崔溯源太极拳,有很多感概,中国文化的确博大精深,但坏也坏在博大精深这四个字上。就像做菜一样,盐少许,葱姜若干。少许、若干都是模糊的概念。中国文化历来缺失严谨考证,缺失逻辑推理。我希望以清代朴学的精神,对待这门古老的拳术,有一说一,有二说二,没必要玩虚的。这篇文字来自我半年来的思考与考据,但也不是定论,欢迎与各位亲讨论。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太极拳 陈氏 金刚捣碓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