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足球那些事儿

2014年06月18日10:48   文化专栏  作者:南都周刊  
佟大为在电影《赤壁》里扮演魏国球星孙叔才 佟大为在电影《赤壁》里扮演魏国球星孙叔才

  建安十三年,赤壁之战一触即发。东吴郡主孙尚香女扮男装潜入曹营查探敌情。刚一进大门,就见证了一场高质量的足球比赛:魏国头号球星孙叔才在球迷的呐喊助威声中大演帽子戏法,当选整场比赛MVP。孙叔才的表现不仅获得主席台上曹丞相的首肯,也赢得了枭姬孙尚香的芳心。——这是国际大导演吴宇森在其战争大片《赤壁》中向我们展示的中国最早的女球迷。

  在古代,足球(蹴鞠)作为顶级赛事,深受上至皇帝下至平民的喜爱,人们对蹴鞠的激情,绝不亚于如今我们熬夜看世界杯的疯狂。

  蹴鞠最早载于《史记·苏秦列传》,苏秦游说齐宣王时形容临苗:“临苗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竿、鼓瑟、蹋鞠者”。而说到蹴鞠的起源,《太平御览》曰:“蹴鞠者,传言黄帝所作,或曰起战国时。记黄帝,蹴鞠,兵势也,所以练武士,知有才也。令军事无事,得使蹴鞠。”可见在当时,蹴鞠是国家军队训练士兵体能和技巧的重要训练项目。

  在汉代,由于汉高祖刘邦的推行,蹴鞠逐渐发展成为一项非常专业化的运动,并且有比较健全的比赛规则。汉朝皇室中的蹴鞠规模很大,设有专门的球场,四周还有围墙和看台,球则是实心的。在当时比较正规的蹴鞠比赛分为两队,双方各有十二名队员参加,以踢入球门的球数多少来决定胜负。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六年曾有与倭(日本)人以蹴鞠对战的记载。后来蹴鞠也和佛教一起传到了日本,今日韩语和战前的日语中仍可见称足球为蹴球的用法,便是受到中国蹴鞠的影响。

中国古代女足中国古代女足

  唐代时马球兴起,练兵习武多采用马球,而蹴鞠则向着娱乐方向发展。当时蹴鞠的形式有很大的改变,技术也有很大的提高,更接近于现代的足球。所用的球用动物膀胱充气做成,然后用8块皮缝起来,弹性良好。球门用两根竹竿支起一个网,分成两门两队比赛。另外还有一种踢法是两队隔网比赛,中间的网上有一个球门,以打门入球数决定胜负。有宫庭的数百人一起参加的大型活动,也有家庭式的几个人的小比赛。由于球体轻了,又无激烈的奔跑和争夺,唐代开始有了女子足球。女子足球的踢法是不用球门的,以蹴鞠踢高、踢出花样为能事,称为“白打”。

《宋太祖蹴鞠图》现藏于上海博物馆《宋太祖蹴鞠图》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有比赛就有球星。当时以踢球出名的都是些什么人呢?施耐庵的《水浒全传》中,有一个由踢球发迹的市井泼皮高俅,高俅球技高超,因陪侍宋徽宗踢球,被提拔当了殿前都指挥使,这要算是最早的著名球星之一了。宋代还有一批专门靠踢球技艺维持生活的职业球星。据记载,北宋汴梁城和南宋临安城,在皇宫蹴鞠宴会上表演踢球的名手,就有苏述、孟宣、张俊、李正等;在市井瓦子里的踢球艺人,有黄如意、范老儿、小孙、张明、蔡润等。

  在南宋时期,宋代的球员还组织了博纳养生杯,相当于今天的中超联赛。球员们团体,叫做“齐云社”,是专门的蹴鞠组织,专事负责蹴鞠活动的比赛组织和宣传推广,这是我国最早的单项运动协会。“齐云社”订有章程:【十紧要】要和气,要信实,要志诚,要行止,要温良,要朋友,要尊重,要谦让,要礼法,要精神”;【十禁戒】戒多言,戒赌博,戒争斗,戒是非,戒傲慢,戒诡诈,戒猖狂,戒词讼,戒轻薄,戒酒色。

  元代时,蹴鞠随着蒙古西征进而传到欧洲。忽必烈建立元朝后,蹴鞠也开始流行于蒙古人之间,尤其是门阀贵戚,习风更盛。

  明代之后,蹴鞠仍流行于贵族与官吏间,其中许多贵族与官吏过度沉迷于蹴鞠,而荒废了自己应尽的职务、不理政事。而当时青楼的娼妓知道男人爱玩蹴鞠,便开始打着玩蹴鞠的旗号招揽客人,使得蹴鞠逐渐趋于下流低俗。明太祖曾因此下令官吏、武士等禁止蹴鞠,但坊间娼妓以蹴球招客的歪风仍旧存在。

  清兵入关、建立清朝后,满人以明朝为鉴,为防止贵族与官吏也因此荒废政事而全面禁止了蹴鞠,蹴鞠就此没落,爱好溜冰的满族人曾将其与滑冰结合起来,出现了“冰上蹴鞠”的运动形式。清代中叶以后,随着西方现代足球的传入,中国传统的蹴鞠活动被现代足球所取代。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中国足球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