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顺章变节:中共最大叛徒引发的灭顶危机(2)

2014年04月15日17:29   文化专栏  作者:吕峥  

  史无前例的通缉令

  由于顾顺章知道的内幕实在太多,他的叛变让中共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创。毕竟,许多基层的“交通线”和“联络员”,都是顾顺章一手建立起来的,而这些,连周恩来都不可能尽知。

  顾顺章叛变后,武汉方面的中共“联络员”全部遭到捕杀。同时,几个中共要人也死于顾顺章之手。当时,恽代英被关押在南京,化名王作霖,国民党并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而中共方面的营救也有望成功。顾顺章一到南京,立刻揭露了真相,恽代英旋即被处决。

  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向忠发,也是因为被顾顺章摸清了习性,才遭到逮捕的。当时,中央为了保护向忠发,让他去江西的“苏区”。谁料,向忠发临行前却不顾周恩来的告诫,偷偷去与情妇会面并迟迟不归,最终落入了顾顺章的埋伏。

  向忠发被捕后立刻叛变,出卖了组织和同志。虽然蒋介石得知后急电暂且保留向的性命,但急于邀功的国民党上海当局还是于1931年6月23日晚将他枪决了,前后不过两天时间。行刑前,向忠发跪在地上,苦苦哀求饶他一命,但无情的子弹还是结束了他的生命,他同顾顺章一道,成为了中共党史上最受唾弃的人物。周恩来曾这样评价向忠发:“他的节操还不如一个妓女。”

  1931年6月,顾顺章亲自带人到香港,抓获了中共政治局常委蔡和森。蔡被捕后,被引渡到广州,惨遭杀害,年仅36岁。

  1933年,陈赓从鄂豫皖苏区赴上海治疗腿伤,也在上海落入了顾顺章布下的罗网。只因陈赓早年对蒋介石有救命之恩,“特赦”之下才逃过一劫。

  1932年,中共中央决定迁往江西,因为在上海实在无法立足了,由于顾顺章的叛变,中共在城市的工作极难开展。

  顾顺章可以说是中共地下党的真正克星。他叛变后,那些曾经与他相熟的人,在上海完全呆不下去。比如周恩来,长期直接指挥顾顺章。顾顺章已经对他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活动规律、伪装技巧了如指掌。

  而周恩来亲自带人勒死了顾顺章的家人,也使得顾对他恨之入骨,必欲捕之而后快。周恩来的地下工作经验再丰富,也不得不离开了。1931年,在中央机关决定迁往江西前,周恩来便来到了江西。离开了这个灵魂人物,上海的中共中央一蹶不振,再难有所作为。

  鉴于顾顺章穷凶极恶,对中共白区工作造成了极大危害,中共中央决定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名义,对顾发出“通缉令”。1931年12月1日发布的《苏维埃临时中央人民委员会通缉令——为通缉革命叛徒顾顺章事》,正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亲自签发的,通缉令历数顾顺章的种种罪行,并称:

  要严防国民党反革命的阴谋诡计,要一体缉拿顾顺章叛徒,在苏维埃区域,要遇到这一叛徒,应将他拿获交革命法庭审判;在白色恐怖区域,要遇到这一叛徒,每一革命战士,每一工农贫民分子有责任将他扑灭。缉拿和扑灭顾顺章叛徒,是每一个革命战士和工农群众自觉的光荣责任。

  在中共历史上,由中央政府对一个叛徒特下这种“通缉令”,可谓极为罕见。

  顾顺章惨死狱中

  多行不义必自毙。顾顺章投入国民党的怀抱后,由于个人野心极度膨胀,摇摆于中统和军统之间,在两方面都邀功买好,因而不久便遭到中统的冷落。

  再加上共产党的机密,顾顺章知道的再多,也是有限的。当他叛变之后,这就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几年后,当顾顺章身上的资源逐渐消耗殆尽时,豢养他便成了一笔性价比越来越低的买卖。

  1933年开始,顾顺章逐渐感到自己在国民党一方失去了利用价值,不甘寂寞的他开始和一个叫蒋云的人密谋建立“新共产党”。

  顾顺章虽然担任过中共的政治局候补委员,但其主要负责的是中央特科的行动,对政治一窍不通。因此,他将组建“新共产党”的筹备事宜交给了蒋云来做。

  当蒋云搞出了“新共产党”的章程、政治纲领和一个“五年计划”并交给顾顺章后,却被担心走漏风声的顾顺章残忍地杀害了。

  这一切,都被顾顺章的贴身保镖林金生看在眼里。

  林金生没有文化,顾顺章对他很放心,许多机密的事并不避他。然而这一回,顾顺章背信弃义、过河拆桥的举动却让让林金生胆战心惊。

  不仅如此,1933年底的一天,顾顺章突然把林金生叫到密室,要他干掉徐恩曾和陈立夫。林金生当然不可能完成这么“艰巨”的任务,另一起意外的发生终于使他痛下决心,离开顾顺章。

  一天,顾顺章派林金生送封信到一个饭店。那天天气很冷,林金生身穿大衣外出,顺手将信放进了大衣口袋。谁料到了饭店,摸遍全身,并不见密信的踪影,想必是在半途丢失了。林金生无奈,只好硬着头皮回去向顾顺章汇报。顾顺章阴沉着脸,一双狐疑的眼睛在他脸上扫来扫去,却没有像平时那样发火骂人。这是一个不祥之兆,林金生头皮发麻,知道顾已经对他起了疑心,恐怕迟早要对他下手。

  当天夜里,林金生左思右想,终于横下心来:与其束手待毙,不如先行一步,死里求生。他表面上不动声色,找个借口离开了顾家,立即往特工总部面见徐恩曾,告发顾顺章。

  徐恩曾听完林金生的揭发,大为吃惊,他叮嘱林金生回去不要声张,先稳住顾顺章并监视其动向。林金生却吓得连连摆手说:“徐先生,我是不能再回去了,即使待在南京也很危险。只求徐先生给我找个远离南京的去处。”徐恩曾不好勉强,思索片刻说:“最近陕西省党部正好跟我要人,你就先去那里吧。”并当即做了安排。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徐恩曾表面上一如往常,暗中则做着除掉顾顺章的准备。

  1934年5月,徐恩曾在特工总部召开中统高层会议,顾顺章赴会。经徐恩曾暗中授意,有人突然对顾顺章发难,严厉指责其违反中统纪律,“不服从命令,而且企图另树一帜”,应予严惩。顾顺章对此毫无心理准备,自然不肯示弱,当场与之激烈争吵起来。争执中,该人突然掏出手枪,对准顾顺章,顾顺章亦欲拔枪示威。徐恩曾假意喝住,收缴双方手枪。会后,以调查为名,顾顺章即遭软禁。

  几个月后,顾顺章被正式拘押,囚于南京监狱,后转押于中统控制的苏州军人反省院。在此期间,陈立夫、徐恩曾积极进行置顾顺章于死地的活动,一面搜集证据,一面上报蒋介石批准。终于,蒋介石感到顾顺章已失去了利用价值,又对其试图组建“新共产党”的政治野心深抱恶感,点头同意对顾处以极刑。

  1935年6月,顾顺章被秘密处死于苏州监狱,死况甚惨。由于他在特务中名气很大,传说其不仅精通化妆术、魔术,而且还会催眠,甚至“土遁术”。为此,临行前特务给他穿了“琵琶骨”,以防其逃跑。

  叛徒改写了历史

  顾顺章的叛变,改写了中共的历史,也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此后中国历史的走向。1933年初,中共中央被迫从上海迁往江西的“中央苏区”。本来,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在组织上,中共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立足于城市、致力于工人运动,才是中共的“正途”。也正是基于这种观念,当毛泽东等人热衷于农民运动,创建农民军队时,在上海的中共中央曾对此大加反对和指责。  

  在顾顺章叛变前,要让中共中央迁往乡村是不可想象的。无论是共产国际还是中国共产党,甚至毛泽东本人,都不曾想到会把工作中心由城市搬向乡村,也没有谁敢主张将党的基础从工人转移到农民身上。由于顾顺章叛变这一偶然事件,再加上左倾的城市暴动,工人运动遭到镇压,元气大伤,中共中央最终决定从城市走向了农村。

 

上一页12下一页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中共 顾顺章 叛徒 危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