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仲旭的“酒杯”文青的“块垒”

2014年09月01日09:44   文化专栏  作者:北青艺评  
孙仲旭的“酒杯”文青的“块垒”

  “每当这时,我必须提醒自己保持清醒,不要陷入到这场温情脉脉地集体悼 念仪式里。朋友圈里有一个将孙仲旭微博里引用的“与恶龙缠斗过久,自身亦成为恶龙;凝视深渊过久,深渊将回以凝视”视为是“我所见过的最好译文,今夜为孙 先生一醉”的著名情感专家,但我必须指出这句话非孙仲旭所译,也让我怀疑他是否真的读过很多翻译作品。那些被《一九八四》、《麦田里的守望者》影响过的文 学青年,读的是否又是孙先生的版本?翻译家、作家的环境在中国的确不尽如人意,但把所有问题归结于此,是不是显得简单而粗暴?”

  文/霍艳

  这篇文章并非悼念孙仲旭先生,尽管他作为一名出色的翻译家,翻译出了《麦田里的守望者》、《一九八四》、《动物农庄》、《恋爱中的骗子》等30多部优秀的文学作品,理应得到我们缅怀。其中我对他推荐并翻译的耶茨最为喜爱,他在离世前,曾反复阅读自己翻译过的这位灰色作家,在一篇介绍文章里,他引用了耶茨的一句话:有人问耶茨为什么写了那么多悲伤而孤独的角色,耶茨回答道:“也许是因为悲伤而孤独的人比快乐的人更有意思。孤独并非仅仅意味着形单影只,我觉得那意味着被隔离在世界主流之外的感觉。”

  酒杯与块垒

  孙仲旭辞世的消息引爆微博和朋友圈,刚开始是几个图书编辑、记者,紧接着一些读过他作译的作家,再然后是普通读者,既而又点燃了一些有文艺气质的大V、公共账号,到8月30日0点,这个消息被新浪“头条新闻”发布,#孙仲旭辞世#成为30日当天的热门话题。一个翻译家的辞世所引发的巨大反响让人出乎意料。

  我关注了一下对于孙仲旭辞世的讨论,首先关于他翻译的作品,除了极少数能对他的翻译质量进行评价以外,剩下的都集中在:他翻译过什么?所列出的书目多是文学青年的精神食粮,这一方面说明他对所选择翻译作品品质的注重,另一方面也说明这些作品已经成为文学青年的必读书目。其次,集中在一个翻译家的现实处境上,作为中国青年一代的优秀翻译家代表,孙仲旭依然有一份正经工作,业余时间从事翻译。

  他微博上和儿子有一段对话:

  儿啊,为父交待你一件事。”打开电脑,“这个文件夹里有我十几年来译的四百万字。万一我有个三长两短,这就是我的文学遗产,你经营得好,可以在老家盖座平房,娶个媳妇。”他说:“呃……干吗不能在广州?”我说:“在这儿不行。只够买个卫生间,媳妇没了。”

  ——呼吁了多年的提高翻译待遇,提高稿费的征税标准,又一次被提出来,甚至有公共账号直接在这条微博上发问:先生,您为何弃世厌世?

  然后,“抑郁症”这个残酷的字眼再一次被公众关注,一些同样受着抑郁症困扰的人分享自己的患病经历,另一些人则转发抑郁症的病症、注意事项,相互提醒。

  抑郁与焦虑

  每当这时,我必须提醒自己保持清醒,不要陷入到这场温情脉脉地集体悼念仪式里。朋友圈里有一个将孙仲旭微博里引用的“与恶龙缠斗过久,自身亦成为恶龙;凝视深渊过久,深渊将回以凝视”视为是“我所见过的最好译文,今夜为孙先生一醉”的著名情感专家,但我必须指出这句话非孙仲旭所译,也让我怀疑他是否真的读过很多翻译作品。那些被《一九八四》、《麦田里的守望者》影响过的文学青年,读的是否又是孙先生的版本?翻译家、作家的环境在中国的确不尽如人意,但把所有问题归结于此,是不是显得简单而粗暴?每次面对“抑郁症”这个字眼,我都是高兴而害怕,高兴这个病得到大家的重视,害怕的是看看我们身边,有多少人是错误地将自己视为“抑郁症”,或者每天口头禅似的来一句“我抑郁”。

  “抑郁”是一个听起来有些迷人的字眼,压抑、忧郁,正切合一个中国人对自己的病态想象:被现实环境压抑,内心却又充满着略带浪漫主义的忧郁情怀。如果只有忧郁,中国当下的语境被抽离掉,那就有些为赋新词强说辞的味道,好在有混乱的现实作为外因。和另一个疾病“焦虑症”相比,“抑郁症”更适合一些内心有情怀的人们,而“焦虑症”则像一个为生活奔波忙碌,无所凭借的人得的病。而那些声称自己“抑郁”的人,多是拥有太多、了解太多、选择太多。我用了“声称”一词,是因为我们并没有对“抑郁症”有正确的认识,甚至很多人至今也不相信谈笑风生的孙仲旭会有这个毛病,并且遗憾在他离世前没能及时地劝慰他。和那些把“抑郁”挂在嘴边的人相比,孙仲旭并没有求救于谁,有一个更强大的一心赴死的自我,击溃了他。在这里,我们需要纠正一个概念,“抑郁症”并非源自具体事件的强烈刺激,而是从生理到心理的严重障碍,导致无法维持正常生活,要经过严格的诊断与治疗,而身边很多人,将挫折、郁闷都归结到“抑郁”的范畴,这只会给自己徒增烦恼。

  文学与生活

  作为一名资深的文学爱好者,孙仲旭的辞世让我反观文学与生活的关系。从他的豆瓣可以看出,他在用文学、电影、音乐来构建自己的精神世界。文艺青年的精神世界并非完全封闭,但留有的与现实世界交流的通道十分狭窄,有选择性地吸取现实经验,并且挑剔所交流的对象。造成这个局面的原因有很多:当下浮躁的环境,被中断的学脉,一些有才华的人只能在这个精神世界里得到滋养,养分就是那些艺术作品,而其中书籍又是最为经济和丰富的资源。和过去的读书为了做学问或者为官所不同,如今读书,只是为了让自己充实起来,与现实剥离的心太空虚,需要不停地靠阅读来填满。我们甚至是疯狂地在阅读,从外国小说到经典社科到人物传记再到科普读物。看得多,又依靠直觉形成了一种迅速的表达习惯,这个表达可以是刻薄的点评,也可以是精彩的拆解,与之伴随的是一套令人眼花缭乱的语言和概念的创新(这也使得文艺青年往往语出惊人)。与此同时,我们忽视了知识,知识是具有内在性的逻辑展开,这需要更加沉稳的阅读和生活的体验。

  举一个例子,我们可能因为《一九八四》而对集权主义感到厌恶,但我们并不明白“集权主义”的词源和发展史,它并非我们以为的统治下的压抑这么简单。当我们长期沉浸在这样的阅读中,难免不造成平面的认知,而这种认知又得不到现实世界的及时修正,最可怕的是变成了小圈子里的某种共识,只会造成文艺青年的表面自足,实则内心的挑剔与刻薄。他们认为了解得多,只是不讲出来罢了,正因为不讲,也就无法知道正确与否,于是生活在自己的逻辑里,并用这个逻辑反观他人。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古人学习是为了提高自身修养,如今我们学习是为了向他人炫耀才华。这使得我在思考——成为文艺青年有没有炫耀的成分在其中。尽管我们一面否认“文艺青年”这个称号,并将其视为另类,但另一面却没能阻止我们不停囤积图书,在豆瓣上积极为每部文艺作品打分,享受着游离于主流世界之外的独立感。我们太需要一个自足的精神世界来摆脱现实的空虚,太需要建立一个价值标准来评价人与事,这些我们都期翼着从阅读中获得。但这种带有功利色彩的阅读,往往使我们手持一面照亮他人的缺点的镜子,却看不见自己的不足。我身边有一些有才华的朋友,读书甚多,也有想法,却无法正常交际,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他不得不担心自己所坚守的审美标准和价值判断被干扰,却又不屑于争论。哪怕尝试交流,也还是会被强大的自我战胜,用一句“就这样吧”来终止对话。因为长久以来的封闭,让他信任的只是自己,偶尔被感动,也是源自他人对自己才华的崇拜。

  生活与创作

  我相信孙先生并非我所提到的这种“文艺青年”,但作为一名文学从业者,他面临着无法处理好生活与文学之间关系的问题,尤其是当生活环境不再那么单纯,他需要面对更复杂和繁重的工作时,对翻译本身也产生了怀疑。这就涉及另一个问题:如何处理生命与创作的关系。

  对此学者张文江有一段精彩的论述:“应该用写作来提高生命本身的纯度,调整它的音韵、节奏、气息,生命本身就是诗,那才是写作的真谛。生命本身不精彩,诗怎么会精彩呢。如果力量不够,把生命去支付写作,文字虽然可能会好一点,但是生命太亏了,为我所不取。如果文字好而生命不好,我相信,这个文字还不是最好的。”

  几年前,我也曾经得到一张“抑郁焦虑综合症”的诊断证明,出自北京某三甲医院,一起带回的还有一些精神科的药物,我查过那些药物的介绍,有让人嗜睡、精神消沉的功能。那些药物我没有吃,时至今日,依然陷入自我否定的纠结中,唯一的办法就是不断给自己设立一个又一个目标,然后逐步去实现,在实现中重新发现自己的价值。我试着跟生活贴得更紧一些,从书本里挣脱出来,无论购物、旅游还是运动,都是完善自我的方式,如果我注定无法成为一个才华横溢的人,那不如将最后一点力气,来雕琢生活这件艺术品。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孙仲旭 文学 翻译 文艺青年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